最近,期货业人才问题备受业界关注。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高校期货教育高级研讨会"上,不少专家指出,期货业长期的低迷,使期货业人才大量流失。目前期货业正面临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才匮乏将成为阻碍发展的瓶颈。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未来几年内若有关新品种逐步上市,期货市场交易量也会成倍增长。因此,在今后的3-5年内,期货从业人员数量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5倍。
人才流失九成有余
常清称,10年前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曾经达到10万亿,期货从业人员达到8--10万,但随着期货市场的清理整顿和市场规模的不断萎缩,期货行业的从业人员已大量流失,不少优秀人才改行证券等金融投资业,现在剩下不足十分之一。
中国期货业协会日前利用期货从业人员信息管理数据库对从业人员现有素质状况作了统计。截至2002年8月5日,在协会登记的期货从业人员,(包括期货辅助人员但不包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经纪人)共计6270人,考虑到尚未登记的人员,估计实际从业的人数在7000左右。从业人员平均年龄31岁。从学历构成看,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6.78%,大学本科学历占31.21%,大专学历占47.05%。从从业时间看,从业5年以上的占57.8%,从业3年以上的占73.8%。男女比例大约为1.43:1。这些数据虽然显示期货行业仍拥有一支具备良好教育基础、年轻并富有经验的从业人员队伍,但也表明目前这支队伍很小,无论与过去还是与证券行业比较(据有关资料,去年证券从业人员包括辅助人员约达16万人)。随着期货行业的大发展,需要补充大量新鲜血液,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盟,提高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交易所"觅才"行动已经开始。目前,期货业界招聘相关人才的广告时而可见诸报端,据悉,目前上海期交所设立了博士后研究站,最近已招了6个博士后,大商所的博士后研究站今年招5个博士后;此外,浙江南华期货还积极探讨与高校科研力量的有机结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期货高级人才。
什么样的人才将稀缺
那么,期货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彭刚强调了期货业人才的基本条件,他认为有两个基本条件必须具备: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二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他解释说,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放在第一位是期货业自身特点和期货市场的历史所决定的。期货行业属于金融服务业,诚实信用是每一个期货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本,而每一个从业人员的行为又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常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期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与期货业的发展相联系的。中国期货市场经过10年发展,目前已走到新阶段了。去年年末,中国期货业协会制订了期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通过五年的努力,要初步建立中国期货市场比较完整的体系,并能够初步形成与欧美期货市场既竞争又互补的世界性期货交易中心。要达到发展的目标,对期货人才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因此,常清认为,从实际情况考虑,未来五年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需求将会使相关人才受到青睐:一是适应新期货品种的需求。今后,包括农产品、工业品等商品期货以及金融期货等一系列新品种一旦获准推出,就需要熟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二是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目前期货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很窄,只是经纪业务。今后业务范围会拓宽,如做投资顾问、提供咨询服务、进行基金管理、场外柜台交易等,就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三是适应金融衍生品的需求。今后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就需要金融工程方面的人才,即金融工程师,由他们将各种金融产品进行组合,获取最好的收益。此外,适应行业规范发展的需求,还需要期货及相关方面法律的专家。
(记者朱兆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