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证券网提供的资料和数据,2001年实施增发的18家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状况,增发已逐渐蜕变为部分上市公司过度"圈钱"的工具。
增发后就"变脸",已成为增发公司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在2001年实施增发的18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筹资后未达到当年盈利预测,所占的比例为44%。如金健米业预测2001年度实现净利润7569万元,而实际完成数为1703.67万元,只完成盈利预测的22.5%。伴随着盈
利预测的失真,这些公司的业绩也出现同比下滑。
部分增发公司募集资金大量闲置,使资金使用效率大打折扣。据统计,18家公司总计募资150多亿元,2001年总计投入的募资只是60%多一点。如深天马增发筹资共计3.5亿元,2001年公司实际投入项目金额3330万元,新华制药募资3.7亿元,截至2001年末公司使用资金3755.6万元。这两家公司募资闲置比例高达90%。
与此同时,虽然18家公司募集资金投入平均比例还不算太低,但不少公司募资投入项目投入当年尚难见效益,有的甚至出现募资投入项目经营下滑和亏损的局面。如青岛一家公司投入的三个募资项目中,有两个发生亏损,还有一个仅实现盈利预测数的6%,三个项目相加实际对公司完成盈利预测的负面影响合计达8215万元。
另外,利用部分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现象十分突出。如金健米业将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分别委托两家券商进行国债投资。
(记者 李彬)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