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任证监会主席一致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前景光明——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高级论坛昨天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电(记者段春华 于扬)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高级论坛昨天在京举行,证监会现任及历任主席出席了会议并发表演讲。大家认为,新世纪的我国证券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有着光明的前景。
周小川对我国证券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十年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可能超出我们的预料,超出常规思维所能想象的状态。未来十年,多种因素将促进资本市场的巨变。直接融资比例将稳步提高;社保体制的建立的完善,将使养老基金成为非常重要的资本市场投资主体;包括港台在内的大中国地区的经济往来越来越紧密,资本市场的联系、相互联盟的局面都是值得设想的。因此,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必然会加深加厚,产品越来越多,市场层次也会更多。周小川说,中国经济会有很大的增长,如果说资本市场和经济是同步发展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是后起的,应该比国民经济增长得更快。我国资本市场将成为亚洲数一数二、最重要的市场。
周正庆也认为,只要促进并依靠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在稳定发展中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中国证券市场将立于不败之地。刘鸿儒表示,对于我国的证券市场,我们应该谨慎、乐观,谨慎是因为我们责任的重大、现有的不足和面临的竞争,乐观是因为我们过去积累了经验,增强了自信。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推动中国的证券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加快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进程,逐步达到国际资本市场的先进水平。周道炯估计,五年、十年以后,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可能发展到五千家,甚至上万家。
在各位嘉宾的发言中,大家对十年多来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做贡献和成就,均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表示要正确地看待证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以发展的眼光认识证券市场。周小川说,立足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如何处理长远目标和当前工作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这两个方面经常有矛盾。既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又要充分重视当前问题,力求取得共识,逐步解决。
周正庆表示,要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保持市场稳定为前提,在发展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首先,要从体制转轨的背景认识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标本兼治,重在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来从根本上治理,不可操之过急。其次,从新兴市场的角度理解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既要解决问题,又要推动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确保社会稳定。一切问题的解决不能以牺牲发展和稳定为代价。
刘鸿儒说,股市的规范和发展是一个过程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规范是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他表示,证券市场受到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规范手段也不可以简单模仿,要认真分析国外成功经验的机理和内在逻辑,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规范措施。
加入WTO后,证券市场如何发展也是各位主席关心的话题。周正庆表示,如果我们能够做好各项应对工作,则可以趋利避害,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为此,他建议深入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尤其要借鉴其既遵守WTO规则,又有效保护金融安全的做法,维护我们应有的权益。同时,谨慎把握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的时机和程度,有效防止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冲击。
刘鸿儒提出,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是提高中国证券市场自身竞争力。这里要充分认识中国证券市场问题的双重性,即新兴资本市场共性的问题,以及中国所特有的问题。对共性问题,须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按国际标准来规范,比如“三公”原则,决不能搞什么特色。对中国特有的问题要采取特殊的办法解决。不承认中国特色是不现实的。加入世贸组织,首先是在我国国内与国际机构的竞争。证券市场也要给本国资本和公民“国民待遇”。上市公司的选择应以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以提高综合国力需要、以公司的质量为标准。证券服务市场的投行业务、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要对内开放。同时,我国的中介机构也可以走出去。
周道炯强调入世后人才的培育与重视。他表示,上市公司是市场经济的最前沿,竞争十分激烈。而各种竞争中,最根本的是人才竞争。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司管理和培养人才的经验。
本次论坛由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社、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证券时报社社长武凤仪主持。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朱新民、事业发展局局长谷嘉旺出席了会议。此外,包括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高管人员在内近300名专家学者也参加了本次论坛。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高级论坛集萃之一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高级论坛集萃之二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高级论坛集萃之三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