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月30日讯 由《人民日报》华东分社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合办的《上市公司》最新一期刊登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有关外资企业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的专题文章,其中包含的信息值得注意。尤其是该刊在头条“特别信息”中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有关中国证券市场应对WTO挑战的文章的观点,值得引起充分重视。
周小川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将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这不但是入世的承诺,更是中
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周小川特别提出,“中国对WTO的关于证券服务业开放的承诺主要是三方面:B股交易方式和席位方面;允许建立合资的证券公司;允许建立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其实,我们原来设想的进程比现实还要快。”在回顾中国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始终高度重视对外开放的过程后,周小川专门就外企上市问题指出:“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逐渐有一些中外合资企业在国内上市,目前已达到六七十家。目前还没有外商独资企业改制后在国内上市,但在政策上,1999年就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允许外商投资企业申请A股或B股上市融资。”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小川表示:“我们将按照中国政府的承诺抓紧办好有关开放的事务;同时,也会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资本市场合作、资本市场整合等方面的趋势。在这个框架下,还要谋划未来进一步开放的前景。”
由此来解读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之际,外经贸部和证监会联合发出的《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这不但是中国加入WTO后资本市场走向开放的一个必然结果,而且将对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市场投资产品品种和潜在的投资群体及资金,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中国在2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就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20多年来,外资不管来自何方,不管是欧美还是港台,都还是只能做产业投资,无法也没有渠道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当然,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呱呱落地和刚刚起步时,也容不得巨大的外资进入腾挪。可是,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中国证券市场也取得巨大的发展,因此,顺理成章地,外资进入中国经济走到了不但在中国投资、而且需要在中国融资的新阶段。
尽管中国证券市场在进入WTO后的开放将排在靠后的日程表上,但是,从去年年底左右有关中外合作基金管理公司、中外合作证券公司、外资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等等一系列话题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年终的热门议题,从已经在中国证券市场这个围城内的和集聚在围城外热切关心如何进入的外资企业、以及热衷于对这类优质企业进行投资的投资群体和资金来看,分享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成果已经成为海外资金的共识;尽管外资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为数不会很多,从企业本身发展考虑,更多的外企不会走公开上市的筹资道路,但是,从中国相关管理层在近期对于外资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问题出台了相当集中的政策和重视程度、以及周小川主席日前的有关中国证券市场应对WTO挑战的文章所带出的信息来看,外资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从深层次理解,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中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走向世界的一个全新阶段的标志。(青衣)
外资企业上市政策:一个跌宕沉浮的因素
分析:对我国具外资背景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想入围城的都有轻重缓急须掂量--潜在的外资上市主体分析
良辰吉时登堂 明媒正娶入市--外资企业入市对策分析
风乍起 吹皱一池碧水--外企上市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