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巧宁
新世纪第一年,中国证监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节奏之快,力度之大,内容之全面是历年来少有的。细细研读这些措施,不难发现,尽管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它们始终围绕着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这个中心,进一步明确了监管者的角色定位,大胆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强化了对市场的监管。
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其主要职责就是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对市场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这一理念在证监会年内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得到了体现,其中尤以对上市公司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将这一理念展现得最为充分,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一是进一步强化、完善上市公司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二是通过推进会计标准国际化,提高信息披露的标准;三是强调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增强投资者信心;四是严惩违规行为,加大对市场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五是规范上市公司重组、再融资行为,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
如果把这些措施加以梳理,可以看出,它们在贯穿监管理念的同时,又凸现出保护投资者利益这一工作重心。
今年焕然一新的中国证监会网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周小川”这句话被放在首页上方最为醒目的位置。为落实之,监管部门一方面在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改善上市公司治理,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管与制度建设,加大对欺诈、内幕交易和重大隐瞒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上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另一方面,在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投资者诉讼机制、赔偿机制的建立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公司治理”在今年受关注的程度比往年都要高。年内,证监会联合其他单位举办了数次以“公司治理”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这是以前所罕见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监管者努力推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的决心之大,同时也显现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之薄弱,亟待改善。为此,证监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规范与控股股东的关系,建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强化董事的诚信义务,建立制衡机制等,相信不久将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会极大地推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为提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利益,证监会年内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文件,并明确指出,要依法对未按期披露中报或年报的上市公司进行处罚。与此同时,还与财政部联手推进会计标准国际化,出台若干与国际规则通行的会计标准,从而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标准,提高了证券市场的透明度,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4月底,证监会在九大大区增设的稽查分局正式挂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集中统一的三级监管体系,并且年内还着手筹建了稽查二局,种种举措都加大了对市场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证监会对2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通报批评,对近10家上市公司和10余家中介机构予以行政处罚,特别是与有关部门配合及时对银广夏、亿安科技等大案的查处,起到了非常好的警示作用,
从今年3月起,新股发行核准制开始实施。监管层及时转变了职能,监管理念也由原先的试图控制风险转变到充分揭示风险,对上市公司融资申请的审核也由实质性判断逐渐过渡到合规性审查,在合理质疑的前提下,通过强制性信息披露,使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对需要披露的问题,做出真实、准确、完整的回答和专业判断。同时,监管层也注意到,由于目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其约束力不强,一些公司再融资有“圈钱”之嫌,遂及时作出政策调整,在推进市场化发行机制的前提下,加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管理,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在推进市场规范化发展的进程中,监管层极力推进市场的改革,年内发生了几件开创中国证券市场先河的大事:退市制度初步建立,出现退市公司;2月起,B股对国内居民开放;开放式基金的推出等等。这些都在中国证券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纵观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还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在注重“立规矩”的同时,监管部门能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清理修改不合时宜的“老规矩”。比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办法》、《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稿)、《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的重新修定和停止原来的国有股减持办法等。
新世纪开端的中国证券市场,让人们亲历了许多变化,而加入WTO后,市场环境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因此前面的道路难免磕磕绊绊。但不管怎样,既然已经融入广袤的世界经济,那迎接我们的,必将是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未来。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