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何时出现洋面孔,这个问题早在1999年就已见诸报端,时至今日,我们仍没有见到真正的洋面孔亮相市场。
上周,外经贸部、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表示,凡符合产业政策及上市要求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均可在境内发行A、B股;外企上市后,其外资股占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也
可在境外发行股票。
与此消息一起亮相的还有另一则新闻,即14家外企有意登陆A股市场,包括联合利华、汇丰控股、东亚银行、顶益控股、旺旺、捷安特、风神汽车、东南汽车、中晶科技、长江实业、嘉里集团、国信华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洋面孔真能说来就来吗?
洋面孔明年才能亮相
更有多家媒体言之凿凿,称联合利华已通过审核,将成为首家A股上市的外企。甚至价格、股本都说得有鼻子有眼。联合利华对外联络部经理吴亮断然否认了“通过审核”的谣传,实际上,公司根本还没有提出上市申请。至于将来发股是否会全流通,定价、盘子大小,则更无从谈起。
“我们不是哭着喊着要上市,对在中国融资也没有迫切要求,上市只是实现本土化的一个步骤。”吴亮说。
吴亮表示,联合利华已先后在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巴西等地上市,相对而言,经验比较多,财务制度比较规范,信息披露也比境内企业更规范一些。
“我们会按规矩,一步步走,不会急于求成。”他的想法或许可以代表大部分想上市的外企。
南方证券邱永红认为,外企上市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在审批和上市过程中,各方磨合必定需要一定时间,预计首家上市的外企很有可能在2002年中期“露脸”。
投行界人士也普遍认为,外企上市,至少也该是明年的事,长城证券一位投行部副经理分析,首先,券商对企业的辅导备案,就要一年时间;其次,目前很多外资企业还是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后,按照规定,一年后方可上市;再有,如果按正常程序,排队“上会”也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洋面孔来得不会太快。
外企上市没有特殊待遇
外企上市的门槛如何定位?高西庆副主席日前在“21世纪商法论坛”上给出了答案。他表示,外企上市的有关问题将不会再有细则出台,具体操作按照外经贸部和证监会联合制定的《意见》执行,今后如果出现问题,再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这表明,外企上市将完全按照“内企”来对待,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否还有具体细则出台,也不管操作性究竟是高是低,外企上市的步伐都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延误。不会加速,也不会拖延,将自然而然地来到。符合条件的外企入市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的积极影响将不容置疑。
事实上,外企上市的政策大门早在1999年底就已徐徐敞开。而在大门尚未完全开启之时,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已经可以看到许多外资股东操作的痕迹,只是在国内发行股票的外商绝对控股公司仍然空缺。
洋面孔给中国股市带来什么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在当地股票市场上市增强与当地社会的融合度,加速企业本地化步伐,是这些外企急于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一些跨国企业也希望借上市之机,用股票期权等国际通行的手段来实现对本地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外企上市会给投资者带来什么?给中国股市带来什么?
银河证券杨宏认为,外企登陆,有利于优化我国股市上市公司结构,为资本运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WTO的大背景下,可算顺理成章。
对于投资者来说,原汁原味的洋重组、洋上市公司与中国特色的土重组、土上市公司比较,更符合市场经济原则,这也是投资者目前对洋重组或洋上市公司比较有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外资参与的重组比之于国内企业之间,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游戏化重组显得更为实在、可靠;外资注重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产业资源的整合或重新配置,这与我国资本市场基于炒作资产为惟一目的的短期交易及企业逃废债务的财务重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外资投资及参与中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完全是企业自主的市场行为,不会轻易放弃企业的利益原则;外资并购及外企上市的运作将比国内上市公司更规范。文/张越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