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要闻 > 正文
基金如何走出黑幕?基金公司内部情况大揭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9月06日 13:29 中国经济时报

  从1998年3月基金黑幕问世,走过3个多春秋的基金业的管理和运作,吸引着关心中国资本市场的人们的目光,一直是基金业出头鸟的博实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周道志以博实为例,剖析基金管理公司的结构治理及公司内部控制系统问题,认为健康的基金公司走出黑幕首当自强

  本报记者 崔荣慧

  中国基金业即将面临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

  从当前和中国证券市场、基金市场未来的前景来讲,中国基金业即将面临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

  周道志说,首先,证监会提出了超常规地发展机构投资人,使新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以及信托投资公司,都成了这个市场潜入的竞争者,现在已经有新的基金进入市场。从目前来看,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现在还没有起来,保险公司尤其是像以平安保险为主的商业性保险,在资产管理、新产品设计方面非常活跃。现在的趋势是商业保险和基金管理公司相互之间正走在一起,共同来设计新的产品。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内容里面,有一块代客理财,而这个在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里面,没有代客理财这样一个业务。

  其次,在金融产品方面,具有不同投资风格的、根据客户不同需求设计出的产品都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因素。未来竞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品,金融产品的竞争,包括我们这些金融机构设计出来的新产品的竞争。

  从营销渠道来看,从基金的持有人或者投资人的对象来讲,我们的范围今后将大大地超出现有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人范围。今后可能将涉及到我们的一些机构、公司、事业法人单位、一些社会团体,甚至还涉及到政府,也涉及到我们的养老金。所以,我们的营销渠道,今后会是非常广泛的。

  最后,是科学技术的利用。现在各个基金管理公司都充分地重视技术的投入。据了解,在这个行业内,大家把技术投入作为公司每年预算的一项重点。博实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的两大重点,一个是教育投入,包括培训;一个就是技术的投入,对技术的重视是放在一个非常高的地位。

  生来逢时的中国基金公司像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竞争意识,没有走向成熟

  周道志说,新的基金的破土成长,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1998年和1999年,国民经济持续多年的低谷开始出现了拐点,开始反弹和恢复,尤其在1999年中后期,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有利于基金的成长。在这个阶段,我们国家出台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既有利于基金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同时我们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中国出现的高储蓄、低利率,多次降低利率,对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对证券市场的活跃,以及基金本身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结果,出现1999年“5·19”行情,以新兴产业和高新企业上市公司为龙头为代表的这一轮新的行情,把中国的证券市场推到了一个新的牛市,在这个阶段,是非常有利于基金的发展的。所以,这个期间基金的成长,基金的出生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时机,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非常有利。

  同时,基金的成长受到了政策的保护和主管机关的扶持。周道志说,为了培育中国的机构投资人,从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到目前为止,几乎都是除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作为股东。首先,这道门槛就保护了金融机构能够在这个领域继续地扩大、发展和生存,包括信托投资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里面,包括证券、保险还有信托,其中一直处在不死不活状态的应该是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是非常活跃的生力军,所以我们的基金管理公司,不仅股东,而且主要的管理层,以及我们主要的业务骨干,大多数来自证券行业。这个是第一道门槛,实行了一种保护政策,所以其他的非银行或者非金融机构这种商业机构没有进来。当然,现在已经开始有非金融机构进入了。

  基金管理的收入主要是靠管理费,按照管理基金的净值的一定百分比来取得收入,从1998年到1999年这一年半、不到两年的时间,基金管理公司是按2.5%取得收入,2000年到现在,改为1.5%。国际上通用的,像在美国和香港,一般定在1%~1.5%。基金管理公司在管理基金的时候,得到了证监会在新股配售时候的支持。其他的机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去认购,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战略配售人,很多进入了新股发行的领域,能够得到这么一块实惠,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他说,客观的讲,在这种壁垒政策下,我们的基金管理公司相对来讲,就很像现在的独生子女,还缺乏一种竞争意识。应当说,基金管理公司还没有走向成熟。但是在这个期间,应该说在政策和环境的支持下,对基金管理公司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这三年来,我们国家的证券投资基金在市场环境、政策支持,以及自身的努力下,基金管理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时间和财力,来建设自己的队伍,建设基础管理,应当说,基金业取得了一定的业绩。

  基金公司没有义务去稳定市场

  3年来,基金管理公司累计给投资人的现金回报是260亿元。周道志说,这个回报率应该是非常优秀的,当然这个回报有来自非主观的因素,比如说政策的支持,我们的这种垄断资源的转移,也有我们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形势利好这一面。

  中国的上市公司里面,要朝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要有新的技术来替身,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面临着这方面的讨论和关注,甚至已经渗入到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选择。周道志认为,这些离不开基金管理公司对高新技术或者新兴产业的价值的发现。整个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36支基金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投资理念。我们的投资理念里,有些是价值型的基金,有些是成长型的基金,也有成长型和价值型相结合的基金,还有指数型的基金,也有重组型的基金,还有专门投资于国有企业的基金。这几类基金里面,最活跃的应该是成长型的基金,几乎每一家管理公司都涉及成长型基金。

  以博实为例。博实在1998年7月份成立的管理公司,推出的第一个基金,当时确定的投资理念就是新兴产业,就是看中中国高新技术未来的成长。所以在“5·19”以后,我们的净值增长很快,就得力于最初的这种对新技术产业的认识。客观的讲,基金的投资策略注重在中长期的投资,由于业绩的驱使,也有短期的投资行为。我要回报,我每年要套现,我要拿现金分配给投资人,这个是我们制度安排的,我们政策安排一定要分现金的。在这种情况下,中长期、短期的这种组合型的投资都有,但是中长期的还是占多数。

  周道志认为,基金管理公司没有义务去稳定市场,但是从其投资理念来讲,客观上,基金管理公司能够有一种被动式的稳定作用。在过去,如果中国的市场遇到波动的时候,我们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都像散户一样,该抛就抛,该买就买,跟散户一样的投资理念的话,这个市场也许会被打得一泻千里。因此,它能够客观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应当说,基金是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个新的投资主体,也是一个主流。

  基金黑幕提到的问题告诉社会,它需要更为善意的批评

  周道志说,我是从1988年就开始参与到证券市场,从设计开始(那时在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到现在的12年间,我感觉基金黑幕是中国证券市场十年发展史里面影响最大的事。从这个行业内来讲,大家不敢见媒体,不愿见媒体,大家保持沉默,更多的也有思考。我想,大家都会把它当成一次批评式的教育。

  讲到基金黑幕,问题都集中在所谓的对倒交易,也就是证监会给的定义的异常交易。周道志说,博实基金管理公司所谓的对倒交易笔数,三年来的77万笔交易里面,对倒占了1万笔,大概在总的交易比例里面,只占到了1%左右。1%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这1%里面并不是博实基金寻求收入的主要方式,也没有靠1%去转嫁风险。

  他说,我们的自查报告,到现在为止做了三次。第一次,按证监会要求的时间上报我们交易的自查情况,违反基金企业和损害投资人利益,从公司的角度来讲都没有,关键是异常交易。第一次交上去,第二次我们做了一个态度的,类似于检讨式的自查,第三次,最近,我们的首席金融工程小组对当时的若干的交易情况、交易数据,根据当天整个市场的交易情况,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结论,我自己认为是科学的。

  他说,我感觉到从博实本身来讲,博实是这一次的出头鸟,是因为这几年来也是出头鸟,因为我们分的现金也多,管理的基金规模也大、也多。我们也在思考,在中国这么一种社会文化、这种环境里面,我们怎么样去生存,怎么样去发展。保险公司在考察了一些基金管理公司的时候,这么评价基金:是还没有摘掉尿片的小孩,应该说是不成熟的。怎么样对待不成熟的、正在成长当中的基金业?我们需要更多的不同意见,但是,这个应该是善意的批评。

  制度不完善,游戏规则不清楚,黑幕找的就是这些空子

  什么原因造就出基金黑幕?新近成立了中国证监会基金公会,进行行业自律,周道志认为公会只是从道德方面对基金业进行软约束,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和完善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他说,首当其冲的是游戏规则是否清楚。游戏规则划定以后,如果是非常清楚的,是红线就是红线,是黄线就是黄线,我相信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去冒这个风险,为了短期的目的来牺牲掉自己长远的信用和利益。对此我们的法律和我们的一些规定还有待具体化。这种所谓的自身的交易有一个渊源,就是这个行业的交易人员、投资人员都是从证券公司过来的,大家都带有原来证券公司的那种管理方式和操作方式。证券公司的操作方式应该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操作方式截然不同,证券公司是代客理财,是由于个性化服务所决定的,基金管理公司是一种公众的财产,受到公众的监督和约束,在交易行为、交易方式和投资理念上,都不一样。

  其次是我们没有大宗交易买卖制度。他说,梁定邦先生曾说全世界的证券市场都有大宗交易买卖制度,现在就是中国还没有。这是什么含义呢?就是说我们中国的证券市场,我们的交易制度是在90年代初期根据散户来设计的,我们那时候根本没有想到机构投资人,根据散户设定的这种交易制度到基金近三年的成长中,不断地暴露出我们制度的缺陷和问题。基金管理公司在管理上百亿资产的时候,每一单交易不可能像散户,我买深发展1000股,这是不可能的,我怎么去操作呢?每一次的交易笔数数量都是比较大的,进入到交易系统以后,我能够实现,我要买他的卖盘,我的委托和那边的撮合,是若干笔才能够完成这一笔的买卖,若干的散户卖出来,我这一笔才能够买进。我们的大宗交易买卖制度在美国、在香港或者在发达成熟的证券市场都有。大宗交易买卖制度不仅仅是对基金,对所有机构投资人,对数量大的,甚至是大户,都是在那里去完成的。这与黑幕、与异常交易有什么关系呢?异常交易是指,我今天要买同一个帐户,同时在当天内又买又卖的行为。这个过程当中,跟我们不断地若干个散户能够跟我成交的这种制度的冲突,跟异常交易的这样一种行为是紧密相关的。

  第三是关于信息披露。应当说基金管理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相对于上市公司、相对于证券公司是比较健全的。但是为什么又说是黑幕呢?周道志认为,基金公司现在的披露制度应该说是跟证监会是完全对称的。所谓对称,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从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到年报全部都有,不仅是报表,在基金管理公司按照证监会的要求还安排了一个特别的职位,叫督察员。他的权力非常大,他是直接对董事长、对证监会负责,可以列席公司的任何一种会议,可以进入到公司任何一个领域,他对于发现异常的情况,或者一些需要预警的情况,或者已经违规的情况需要即时报告。这些督察员还领导监察部,监察部是公司控制风险的一个机构,监察部对公司每一个月的监察报告,除了交报表,还要交监察报告,还有一些专题报告,应当说是非常透明的。如果对证监会的这些信息完全对社会公开的话,我相信社会会理解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否要公开的问题,是否应该公开的范围更宽一点的问题。因为现在我们的公开披露制度也有,像每周一的净值披露,一定时期的组合,买卖什么股票的组合,这都得公告的。当然也有我们自身的问题。这个行业和这个基金管理公司,我们本身自己制定的一些行为规则,更多的还是在对风险的监督以及对员工的教育。

  未来基金业最大的压力是WTO带来的殖民化问题,提升行业竞争力迫在眉睫

  作为进入WTO中国金融业第一个要开放的基金,开放两年后可以到25%,股权进去三年以后可以到49%。周道志认为,外资最根本的目的是想自己进来,而不是参股在中资公司里面,外资进入到基金管理公司意味着这个行业将被殖民化。因此想要外资的管理和技术,可以先向国内开放,如果我们中国人都设计不出这种技术,那就引进,但引进也未必就采取股权的方式。

  “拿人家的总是手短”,他说,当前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迅速提高基金业的竞争力。我们在竞争力方面是没有得到培养,因为我们是以投资业绩为中心的,以利润、收入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而不是考虑我们下一步将面临的市场最大化的问题。激励机制同样重要,我们在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方面每一个公司都非常重视这一块的建设。但是能不能恰当地安排好每一个人,我们的竞争对于人才的竞争力,能不能吸引最优秀的人,能不能用好最优秀的人,关键在于激励机制的建立。同时还要在商业信用和品牌的创建策略上下功夫。包括从政策上,从公司内部来讲,对这一块应该普遍都不够。因为基金管理公司实际上就是信托投资公司,在台湾叫证券信托投资,我们信托投资的主要核心就是靠我们的信用,我们的商业信用,而不是靠我们的国家信用。证券公司和一部分商业银行都是靠自己来创建商业信用。信用就两种:一种商业信用,一种国家信用,政府信用。我们农工中建这些都是国家信用,没有问题,而我们得靠自己去创建自己的商业信用。

  他认为,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问题急需解决。现在投资产品的缺陷实际上是单一化的问题,我们封闭式基金的产品设计是政策下的产物,并不是按照市场的需要和客户的需要来设计的。所以,这种封闭式基金和客户的联系是不密切的。我们的开放式基金已经开始改变这种状态。我们的所有设计是来自大型的问卷调查,根据不同阶层、不同团体、不同利益的客户群的需要来设计多元化的,或者是单一的、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在产品创造和产品设计方面、应该说,中国没有现成的具有经验的产品设计的人才,未来中国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创造,绝对不会产生在我们的商业银行、国家专业银行,这类人才将大量地产生在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

  由于产品比较单一,我们的组合管理和市场风险这一组矛盾还比较突出。首先,我们的市场是单一的,我们只有一个A股市场,没有跟A股市场相组合的其他市场。第二,我们只有股票和国债这两种投资产品,我们的基金投资只能靠这两种产品来作出口,这个产品的组合是非常有限的,相对来讲,我们的投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这个在我们跟境外的基金经理们交谈的时候,他们认为,中国的基金经理比海外的基金经理辛苦得多。辛苦的含义,一方面我们是正在摸索,正在成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我们担的风险太大了。中国的证券市场,说是熊市要来,它就来了,你怎么样去通过我们的衍生产品来解决他的风险问题,这个是我们现在设计产品时所面临的问题。当然这个不是基金行业本身的问题,是整个证券市场的问题。第三,以客户和市场需要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理念上,投资目标上的改革取向。市场最大化即将成为基金管理公司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所以,必须考虑我们的产品设计,必须是以客户和市场的需要来导向的。

  他说,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像国有商业银行,政府信用就是他的核心竞争力,而设计、创造出最良好的商业信用则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有我们的风险控制技术、产品设计能力、我们的投资管理系统,这些都可以设计为我们的竞争力。

  从父子关系到猫鼠关系,行业治理监管市场的大调整迫使基金公司加强治理

  周道志形象地将监管思想的调整描述为从过去三年基金管理公司跟证监会的父子统一关系变成了猫和老鼠的对立关系。增设独立董事、提出治理承诺、加强对外合作的公司治理在基金业已经开始。

  在独立董事方面,周道志说,这实际上是在改变公司董事会的运行准则,董事会的人员结构,也包括了整个董事会与公司的经营层的这样一个关系。独立董事现在要求占1/3,每一个管理公司不少于3个人,下一步要求不少于董事会的一半。独立董事至少有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在董事会里面的审计委员会,主持一些审计事务;二是审查关联交易;三是高管人员、督察员、基金经理的任免一定要有独立董事参加的董事会来定;四是刚才讲到的这些高管人员、督察员,包括董事的薪酬,要由独立董事参加的董事会来定;五是基金管理公司租用的专用席位,交易席位,下一步的销售代理,托管机构的认定,注册登记机构的认定,以及费率问题,这些都要由独立董事定。

  他说,把独立董事放到基金管理公司里面到底代表谁的利益?董事就是代表股东利益的人,之所以安排独立董事,是指上市公司里面需要有中小股东的代表,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制约大股东的。我们的基金管理公司里面,没有小股东的安排,目前还不是上市公司。我理解上级是为了考虑,独立董事来代表持有人的利益,这个就不一定很准确了。如果让独立董事来代表持有人利益的话,在法律界定上就是不清楚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基金,全部使用的是契约型的,契约型的基金没有法律的组织形式,如果是公司型的基金,我们可以考虑50%~80%,美国最多的就是80%的独立董事。公司型的基金可以考虑更多的独立董事,由他们来约束经营者和管理人。现在,我们没有实行公司型的基金,独立董事如果是代表持有人的利益,放到基金管理公司里面,我觉得可能未必能保证他能代表,也未必能够保证他的独立性,这个制度安排上也比较难做出来。

  他认为,基金管理公司治理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目前这些公司都是国有股份制,股东该怎样去关心公司。现在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如果有大股东是国有企业的基金管理公司,就会出现关联交易,内部交易。我的大股东是证券公司,他做的股票让我接,我接的股票让他接,这样一种关联交易。另外一种,股权过于分散的股东,由于缺少治理结构中的制度安排,对公司的经营和风险不关心。第二,董事会如何去代表股东的利益。我们的董事是国营企业的代表派过来的,而且是兼职的,所以没有代理第一主体的这种约束条件。董事会在跟经营者的关系在责任的划分上,在权利的划分上,比较多的还是突出经营者的作用。董事会的监督权和检察权,我相信在公司的章程里面都没有过多地安排进去。所以,内部人控制也是很难避免的。我们的内部人控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营者,一种是公司。公司以外的,因为股东、董事和经营者我也可以把他算为是内部人,我们共同对付我们另外的利益主体。还有一类,就是经营者和董事会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里面,关键是还比较缺少外部人监督的这种制度安排。最后是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改革。外资进入有利有弊,我们更多地是考虑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用到我们自己身上,而外资未必要进入到管理公司里来。在国外很多大的管理公司里面,实行的是股份制和合伙制相结合的,比如香港的一家公司,它的总部在亚特兰大,亚太区的总部就在香港,它在全球管理的资产也超过了4000亿美金。这个管理公司有43%的股份是由150个合伙人,150个合伙人里面有很多是基金经理,有些是高层管理人员,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这种也是可以探讨的模式。还可以通过基金管理公司上市寻求一种机制,也许这种上市的管理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更加有效。

  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不会相互影响

  开放式基金即将推出,如果从管理公司的角度来看,周道志并不认为开放式基金就会比封闭式基金优越多少。从中长期的投资理念来讲,应更注重封闭式基金,因为它没有赎回压力,它的封闭期一般都在15年。开放式基金,基金单位的进出,这么一种流动性,可能会影响到基金的投资理念的变化。而它们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开放式基金如果推出来,资金来源是全方位的,它可能会改变银行存款的结构,包括机构的存款和个人的存款,也会改变我们证券市场部分的投资结构。开放式基金不是一次性的行为,它和封闭式基金不一样,它是一个永远也不会断的领域,它是不断进出的。所以,它会影响我们整个全社会的资产结构的安排。

  博实基金管理公司最近一年来一直跟社会劳动保障部,同时跟全国社保理事会,讨论养老金课题。周道志说,我们未来怎么生存,我们未来有什么保障,全在于我们养老金体制的设计。养老金的体制现在基本明确,过去传统的养老金体制现在正在作出创新,这种新体制的主要特点,可能就是要由过去收付制转变到积累制。现在可能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国家的养老金体制是在新旧体制并行的阶段,这个阶段估计长达十几年到20年,因为:第一,我们养老金的包袱和欠帐太大;第二,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人口老龄化;第三,我们的养老金的缺口还非常大,按照我们的测算,在未来的18年,18以后就转为积累制了,从现在以后的18年是收付制和积累制并行,我们的缺口18年加起来是18000亿元。这18000元亿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在18年的两头我们的支付压力会小,在18年的中间这段,我们的支付压力会非常大,这个缺口非常大。所以,养老金的这块不仅涉及到每一个人的问题,还直接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未来问题。养老金的问题不仅是和证券市场密切相关,在不久的未来,它会成为全社会所关心的焦点。

  基金黑幕

  ◇中国股市10年来第一份对机构交易行为有确切叙述的报告

  ◇至少在1999年8月至2000年4月底的“样本期间”,基金稳定市场的作用并不显著

  ◇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多家基金。进行同一只股票的同时增减仓、自身对倒、双向倒仓屡见不鲜

  ◇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两家基金相互倒仓,既解决了先上市的基金的流动问题,甚至还可以提高净值

  ◇有人形象地将基金管理公司比喻成大券商的“资产管理二部”,事实上这是并不过分的

  ◇基金表面上提高净值,最后的客观结果还是为了出货方便

  ◇在投资者看到的证券投资基金公告中持有股票的信息,往往已是明日黄花

  ——摘自《财经》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发表评论】【谈股论金】【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信 息
北京
  • 万达兴二手车转让
  • 餐饮招商寻求合作
  • 市内办公楼转让
  • 结婚聚隆是朋友
    济南
  • 圆您安家的梦想
  • 盛世软件新报价
    上海
  • 中韩语言培训基地
  • 来中华第一高楼
    广东
  • 日上通讯诚招代理
    河南
  • 甲方乙方硬件专区 天津地区招商HOT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数字卡专题
  • 移动IP记帐卡
  • 省钱打国际长途
  • 联通IP卡31.99
  • 吉通IP卡 67折
  • 40元/月天天上网
  • 下一代上网卡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所属专题:基金专栏
    在平稳中赚钱 “王牌基金经理”谈基金不败的秘诀
    证监会基金部有关负责人称基金监管有5大重点
    第一节拍:请跟上开放式基金的节奏!
    开放式基金入市将使市场焕发新生机!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天一款手机送给您!
    每月十元钱网上安个家 建个人家园展个性魅力
    新浪育儿频道“情系小茵子”爱心大行动
    爱情 战争 科幻--漫画连载精彩纷呈
    运动之美 世界共享 李宁-新浪十强赛专题
    看战争巨片《珍珠港》 获精美珍藏礼品!
    电视节目短信--不看电视报 节目早知道
    订阅手机短信笑话 天天笑口常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