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付外债利息 天津国投难逃关闭厄运

2001年08月07日 13:45  财经时报 

  【记者李树锋天津6日报道】从天津及各方面传递出的最新情况表明,因延付外债利息而引起海内外关注的天津国际信托投资公司(TITIC,目前处境艰难,很可能成为自1998年底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关闭以来,又一家面临关闭厄运的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在6月份天津国投延期支付了一笔本金为125亿日元的武士债券的半年利息后,7月中旬有关天津国投可能年底关闭的海外媒体报道使不少外国债权人感到震惊。继广信关闭之后,中国几大有对外融资权的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还没有哪一家遭到关闭。

  而记者赴天津就此事进行采访时发现,这一报道并非空穴来风,天津国投已不可能继续拥有“信托”这一“金”字招牌,天津市将另外成立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天津国投的资产;天津国投将遭到关闭,尽管具体时间仍有待有关各方最终确定。天津其他3家信托投资公司将在重组的基础上,按照新出台的《信托法》,重新登记为两家信托投资公司。

  自从1998年底国家开始了对信托业的第五次整顿以来,和全国其它200多家同行一样,天津市的4家信托投资公司(天津国投、天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天津信托投资公司、天津滨海信[微博]托投资有限公司)一直在按照央行的规定,进行资产清理,分离信托业务、证券业务和银行业务形成的资产负债,以便获得重新登记底机会。

  去年底这4家信托投资公司旗下的近20家证券营业部已经和天津证券合并,并在吸收新股东的基础上建立了注册资本超过20亿元的渤海证券。而今年以来,这几家信托投资公司已经接受了来自不同地方的会计师事务所的4次审计,以弄清各自的资产状况,从而确定哪家公司能够保留下来。此后天津信托于7月26日在公开媒体上公告将单独进行重新登记,而北方国投和滨海信托也在7月31日公布将在合并重组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登记。

  相关业务几近停顿

  在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2号天津国投原总部大楼前,一块写着“天津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锈迹斑斑的牌匾,似乎在向路人诉说其主人先前的辉煌和现在的尴尬。除了大楼的1-2层由新成立的渤海证券的一个营业部占用外,其余的楼层已被出租。物业管理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天津国投已搬到大沽北路157号办公,和其上级主管天津市计委在同一幢办公楼里。

  一位熟悉天津国投情况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天津国投已经有2年多没有开展业务了,现在其工作人员也仅剩下50多人。自从去年5家营业部被划入渤海证券后,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清收债权资产、筹措资金、归还债务。至于是否被关闭,他表示,有关天津国投命运的事,天津国投自身也做不了主,主要是由市政府、人民银行和债权人来决定。天津国投内部人也不一定知道谈判的内容,偶尔能够得到一些信息,也很不全面。

  至于公司为何走到这一步,他认为,政府干预企业的投资方向是国投走到这一步的重要原因。公司的国有独资性质使得政府可以随意干预企业决策。那些投资项目多数是政府指定的,企业无法否决。

  北方国投的一位人士也有同感。他认为,北方国投虽然也是国有企业,但是国有股份制这种组织形式使得政府较少干预公司运行。虽然得到的政府支持相应减少了,但企业自主权也大了,这也许就是包括北方国投在内的三个信托公司能存活下来的最重要的原因。

  政府的融资工具?

  中国的信托投资公司向外融资,始于信托业“老大”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1979年的中信,1982年即在日本成功发行了100亿日元的武士债券。

  天津国投成立于1980年,在成立之初,天津国投主要从事引资工作。1986年天津市获得了借用国际商业贷款和发行外币债券的资格后,这一任务就主要由天津国投来运作。天津国投分别于1986年和1998年发行了两笔10年期武士债。1989年1月,天津国投作为十大“窗口公司”之一的地位再次得到国务院6号文件确定。同时被确定的几家信托类窗口公司还有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福建投资企业公司(即后来的福建国投)以及上海国投、大连国投、海南国投。国务院同时表明,不再批准其他对外借用外债的窗口。

  1992年天津国投划归天津市计委管后,天津国投的融资功能进一步发挥。此后,天津国投又于1992至1996年间发行了3笔武士债券。5次发债融资总额介于500亿-600亿日元之间。此外,天津国投还进行了大量的国际商业贷款融资。

  截至1997年末,天津国投通过商业贷款和发行外债共筹集了29.16亿美元,占天津市通过这两个渠道筹集外资额41.5亿美元的70%(不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出口信贷)。所筹集资金主要投入天津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天津无缝钢管工程、夏利汽车130改型、渤海化工集团大沽化工厂离子膜烧碱1-3期工程、天津自行车厂以及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随着筹资规模的扩大,天津国投自身的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1997年末总资产达到103亿元,超过天津市其他3家信托投资公司资产总和。

  “窗口”功能风光不再

  包括天津国投在内的窗口公司之所以能够顺利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到大笔资金,主要是因为其特殊的“窗口”功能。投资者看中的是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信用,而不是天津国投的信用评级或投资项目的潜在回报。这也正是众多国际银行敢于把大笔资金借给中国窗口公司的重要原因。这些国际银行没有注意到:尽管各地地方政府对窗口公司大力支持,但这种支持并没有法律合约的支持。一旦出现问题,债权人的利益无法得到法律保障。

  国投类窗口公司运作的主要模式是:在中央或地方政府信用的支持下,借用外国中长期贷款来进行投资或借贷,支撑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就要求其所投资项目的现金流状况很好,能够支持其不断到期的外债本金和利息支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欠佳,经营困难,特别是“七五”、“八五”期间投资借出的资金,因国有企业经营困难而还款不佳,而效益较好的基础设施的回收期又很长,天津国投在1997年以来现金流入状况并不佳。在标准普尔公司跟踪评估的5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包括海南、天津、福建、上海和山东国投)中,天津国投的评级最低。

  在此情况下,如果能够像银行那样不断得到新的资金存入,国投公司们还可以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保证及时支付。但1995年国家就已经禁止信托投资公司向银行拆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窗口公司已经无法通过筹集新的外资来保证支付。出现无法及时支付到期债务的问题便不可避免。

  这样,融资窗口公司在1998年底以来经常出现的支付危机就很容易理解。广国投已经关闭,大连国投已经在2000年8月同18家债权人达成削减40%债务的重组协议,海南国投、福建国投从去年以来分别两次无法按时支付利息,这几家国投都不大可能度过今年即结束的信托业整顿。只有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上海国投已经公布了进行重新登记,保留下来的可能性很大。

  2001年年初天津国投推迟支付到期外债利息只是其支付困难的公开化。有消息表明,早在1999年天津国投无法顺利偿还当年到期的约1.3亿美元的外债本息时,天津市政府便出面通过国有银行筹集资金,帮助天津国投支付了到期债务。今年6月天津国投未能按时偿还武士债券利息时,也是由天津市政府出面担保的一笔银行贷款来偿还的。

  重点工程包袱沉重

  据知情人士透露,天津国投所借外债中,相当大一部分被投到了的天津无缝钢管工程。由于工程完全依赖借债进行建设,债务负担沉重,企业效益不佳,影响了天津国投的债务偿还。直到1999年底国家对天津钢管公司进行了债转股后,天津钢管公司的经营情况才得以大大好转。直到今年7月,天津钢管公司还欠天津国投1亿多美元。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适应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改变石油工业用套管对国外的严重依赖,国家决定上马天津无缝钢管工程。1984年11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天津利用外资建设年产50万吨的无缝钢管厂。1989年开始土建施工。

  据了解,作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的天津无缝钢管工程,项目开始建设时国家就没有投入资本金,完全靠负债进行建设。项目主要设备引进自德、意、美等国,引进设备所需外汇主要使用国内银行(主要是中国银行)外汇贷款、天津国投的外汇贷款和意大利政府贷款,基本建设的人民币资金主要由国内银行提供。

  天津钢管项目当时的投资概算为外币7.91亿美元,人民币35.3亿元。按当时的汇率1:5.27,共折合人民币76.98亿元。此后,由于汇率并轨的影响,即使在外债(美元)数额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公司的外债增加了近30亿人民币。再加上历年利息资本化的影响,1995年底项目结算时,天津无缝钢管工程总投资达为134.64亿,远远超出了原来的概算。

  这样,天津钢管公司从正式投产的1996年开始就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公司每年必须归还大额银行贷款利息(7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公司还必须为虚增的固定资产提取数亿元的折旧,两项合计超过10亿元。而1996年项目建成以来,公司的销售收入一直徘徊在20亿元。钢管公司每年亏损达数亿元。公司无力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也无力偿还长期借款的利息和本金,发展十分艰难。

  为了解决天津钢管公司的债务负担,同时为了使天津国投摆脱困境,1999年11月,国家对钢管公司进行了“债转股”,转股金额高达145亿元。2000年,国家又将天津钢管公司虚增的部分资产99亿元缩水。这样,天津钢管的资产降低到90亿元,资产负债率50%。

  在甩掉债务包袱和虚增资产后,天津钢管负担大为减轻。其所欠的长期债务主要是天津国投和意大利政府的外币债务。今年1-5月,天津钢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39.8%;实现利润6000万元,是去年的1.5倍。据北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部人士介绍,现在钢管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还不错。

  但天津国投面临的外债负担却无法通过简单的账面处理来消除。在今年年底,天津国投需要支付125亿日元武士债本金和半年利息,以及6000万美元商业贷款。当然,在天津钢管公司财务状况好转的情况下,不排除天津钢管到期偿还大部分外债的可能性,或者天津国投收回其它资产来偿还债务。

  最终结果年底分晓

  尽管有消息表明,天津国投将被关闭,其资产将由一家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承接。但据天津信托业一位资深人士分析,天津国投要想顺利关闭,还有不少难点。

  首先,在关闭之前,天津国投125亿日元的武士债券将于年底到期,而公司还欠以日本银行为主要债权人6000万美元商业贷款。以国投现在的状况,在没有政府帮助的情况下,单凭自身的力量,断然无法偿还所负债务。

  其次,若无法按时偿还债务,而由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来承接这些债务,需要得到债权人的同意。而由于新债务人的情况不明,要想得到投资者的同意有相当的难度。

  最后,如果上述方案无法实施,天津国投宣告破产,对于债权人还是天津政府,都是无法接受的。破产后,债权人得到的清偿会更低,而天津市的信誉也会大大受损。

  当然,也存在其它的可能性。北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部负责天津钢管项目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天津国投可以筹集一笔资金,从日本武士债市场购回其发行的债券。由于其债券价格已经下跌了近一半,这样,天津国投就可以节省一半的外币支出。当然,天津国投也可以和日本债权人谈判债务重组问题。

  “船到桥头自然直”,到年底,天津国投的债务解决方案将会水落石而出。而天津国投的命运,也会大白于天下。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吉普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已5死38伤
  • 体育国锦赛-丁俊晖绝杀胜 卫冕冠军出局 视频
  • 娱乐杨采妮19年情修成正果 周六新加坡办婚礼
  • 财经审计长讲秘闻:刘志军案上报前沉默1小时
  • 科技谷歌将推新款谷歌眼镜:适用戴眼镜者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解密:蒋介石晚年曾密约毛泽东访台
  • 教育盲人国内高考遭遇不公 自学雅思赴英留学
  • 沈建光:上海自贸区的四大难题
  • 赵伟:贵州能否实现瑞士梦
  • 叶檀:世上已无计划煤
  • 朱大鸣:开发商不差钱 楼市疯过09年
  • 张五常:什么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