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宿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4:12 第一财经日报

  吴钩

  最近,正值“本命年”的“人类的忠实朋友”们似乎流年不利,几大城市的限养令严格限制了狗的家族规模和活动范围,“超生狗”将失去合法生存的资格。几大城市对这些“忠诚伴侣”们毫不留情的原因,无一例外是恶狗伤人、疾病泛滥,看来“伴侣”对人类的威胁造成了它们自身生存的合法性危机。不过,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来看,狗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只是它们在现代社会的必然宿命。

  说来“人类的忠实朋友”这一光辉的称号,狗也的确当之无愧。据2002年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期刊Science上的一项基因科学研究表明,现今地球上所有犬类的祖先,全都可以追溯到最初被人类驯养的五只母狼,时间为距今约1.4万年前,地点是今天的中国这片土地——1.4万年的历史,足以使狗冠绝六畜,成为人类迄今最长久的伙伴。

  在史前时代,狗就成为人类的图腾之一,被认为具有神奇力量。至今仍有很多崇拜犬图腾的民族,认为狗与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食狗肉成为这些民族的禁忌。比如我国西南山地的景颇、布衣、傈僳等民族的

神话中,认为是狗从天上取回粮种并教会了人类种植粮食。所以每年收获时,这些民族会举行“尝新节”、“新米节”等仪式,把第一锅蒸出的米饭先给狗品尝。这些习俗可以看做是上古神秘时代狗对人类生活重要性的活标本,而中原文明的犬图腾遗存也俯拾皆是,人们最熟悉的“十二生肖”就是图腾崇拜的一种遗迹。而“狗血喷头”、“狗血涂门”的成语,则是远古巫术仪式中认为犬有驱邪功能的痕迹。

  到了农耕社会,狗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田园的诗意中犬吠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农业社会中人们普遍居住深院、独门独户,把门有道的狗自然成为每家必有的成员。而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狗更是牧民们的好帮手。

  然而这一和谐场景到了工业化时代发生了转变,城市生活极大地冲击了人类与狗的亲密关系。当人类不再像农业或游牧时代那样居住在人烟稀疏的乡间、草原,而是挤进了高层住宅标准化的“鸽子间”时,看家护院、放牧牛羊与朝九晚五的生活相距不止万里,此时,狗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其作为家庭成员的地位也因此全然瓦解,而情感似乎成了维系人与狗之间的唯一纽带。于是扭捏作态的观赏犬取代了威风凛凛的猎犬而成了人们的最爱。在本来留给人类的生存空间就日渐逼仄的大都市中,人类与狗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或许,这就是狗的宿命。

  (吴钩 专栏作家)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