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改善民生离不开公共财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 01:19 金时网·金融时报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新的社会理想和发展目标,是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方针。在今年的“两会”上,教育、医疗卫生、“三农”、住房和就业……每一项百姓关心和呼吁的热点民生问题,都受到了“两会”代表、委员的高度重视。3月9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到增加的财政收入去向时,用了“以人为本”四个字加以概括,即支持“三农”的发展,支持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支持西部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这其中无不体现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

  “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这几方面的问题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去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钱袋鼓了,如何把国家的资金花在刀刃上?金人庆的表态揭示的这一结构性变化引人注目。许多代表、委员也表示,中央对民生的支持力度比原来大了很多,主要就体现在财政投入方面。今年,中央财政计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将达到3917亿元,占到了全国财政支出总规模的8.4%,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继“种粮不交税”之后,今年,中国农民又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交费”的梦想。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得好学,这一承诺,体现了国家致力于教育公平的信心和决心。也是国家财政政策向民生倾斜的一个重大举措。

  “看病难、看病贵”是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谈到了抓紧制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今年在这方面的调整力度也大于往年。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增长13.9%。

  我们还看到,国家财政加大了在义务教育方面和公共卫生及落后地区等领域的投入,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而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为落后地区的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发展机会,则更是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正如有代表和委员们所言,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善民生,就是要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多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惠及自身的发展成果,增强发展信心;就是要找准改善民生的“切入口”,认真倾听群众到底最关心什么,准确及时地把握群众利益问题的变化和需求。只有找准了民生“切入口”,才能把钱花在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上。

  

理财为民,是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体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差距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兼顾国计与民生,离不开公共财政这个“稳定器”和“调节器”。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公共财政,不可缺少人民群众对公共财政的知情权和享有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财政投向民生、投向困难群体,不仅是应当的,而且是必要的。而让更多的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问题倾斜,把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洒到老百姓的心中,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更进一步讲,公共财政就是关乎老百姓利益的财政,凡是与老百姓利益有关的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财政都要积极“到位”,主动去办。随着国家财政实力的逐步增强,近年财政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做的事越来越多,诸如全部免除农业税,让农民休养生息;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推行义务教育,让农村孩子上得起学;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越来越温暖。

  “

十一五”期间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是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这些问题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更是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共同富裕”必将成为和谐社会理想中的主旋律,成为和谐社会定义中的主要关键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