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从市场竞争角度破解看病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 10:04 法制日报

  沈峰

  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缘于医疗卫生行业高度市场化”的观点,近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其仁教授提出质疑,他表示,当前中国医疗卫生行业市场化程度实际上非常低,只有逐步改革体制制约,动员社会资源进入卫生领域,才能使医改取得成功。

  对于周教授看病贵并非缘于市场化的观点,笔者比较赞同。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市场化是没有太大错误的,医院要面对医药企业和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是正常的,对其的监管也只能从所获利益有没有超标来看待。实际上,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市场化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化并不矛盾。

  事实上,“医改不成功”的背后除了医疗保障覆盖低的因素外,主要缘于医疗市场的闭门政策。虽然,我国早在2000年就开放了医疗市场,但由于准入门槛较高,加之各地没有相应措施跟进,所以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国有全资医疗卫生机构仍占主导地位,承担了中国95%以上诊疗和住院服务。但是,卫生事业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医疗费用增速的事实,直观反映出卫生资源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全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公立

医院的政府色彩浓重,使这些医院处于垄断地位。
药价
虚高不下,以及医生接受红包、吃回扣等败坏医风医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公众反映强烈。

  根本上说,要缓解卫生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矛盾,必须解决体制管制限制了社会资源向医疗卫生行业的流动问题,要从体制和政策上的具体实施开放医疗市场,还原医疗体系的多种功能和职能。各级政府应要认识到,动员和提倡社会资源进入卫生领域,政府可以减少和降低财政拨款对公立医院的开支。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也有利于打破国有医院的垄断现状。政府可以摆脱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以局外人的角色来公正、公平的监管医疗服务行业的有序竞争。同时,竞争下的医疗费用自然就会降低。

  同时,鼓励社会资源介入开办更多的医院、门诊部和诊所,会使医疗服务中的竞争意识加强,这首先有利于医疗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其次,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更宽的选择面。第三,竞争发展下的医疗服务,势必会进入良性的操作运营,最终会让老百姓受益。

  从长远来看,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源进入卫生领域,将是规范医疗服务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如香港政府就支持发展私人诊所,允许公立医院和私人诊所并存,事实上也如此,香港私人诊所的数量远远超过公立医院的数量,香港市民也就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因此,只有作为患者的消费者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医院不提供良好的服务就不能拥有充足的客源而不得不被市场淘汰出局的时候,医疗服务差、药价虚高以及医生收受红包、吃回扣现象才可能自动、永久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