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国标滞后 有抗肉何时叫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 10:33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高秀珍 实习生 张政

  食品安全需从“无抗”抓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但这些食补原料是否健康安全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期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畜牧业使用抗生素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人使用量的总和,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中,90%被用在食用动物身上。我国只有部分标准对少数几种抗生素的食品残留作出规定,不少原有标准已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食品安全监管亟待加强。

  一面是利益的驱使,一面是监管的漏洞,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农畜养殖业的“恶性肿瘤”。随着存在大量抗生素残留的肉、鱼、蛋、奶等“有抗食品”进入市场,看不见的危险就这样通过餐桌转移到人体身上。

  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期食用“有抗食品”,即使没有直接大量服用抗生素,人们的耐药性也会不知不觉增强,还可能会引发相关不良反应。一旦动物身上的微生物

性感染传给人,后果就更严重。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只注意保质期,殊不知“有抗食品”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过期食品的危害。

  有关专家表示,当前应该加大对滥用抗生素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动物产品的市场终端监管,及时公示“有抗食品”,提醒消费者辨别。更重要的是,必须对“有抗食品”规之以法,健全食品生产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控体系,对动物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和产地追溯制,对乱用、滥用抗生素的养殖者及“有抗食品”的生产、销售单位依法严厉惩处。

  ——编者

  近日,一名刚出生50天的小宝宝出现了呼吸窘迫、肺炎、全身真菌感染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医院在使用抗生素时发现,该宝宝对国产3代头孢等6种抗生素全部耐药!广东广州市儿童医院一项最新统计显示,在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新生儿以及幼儿的药敏试验中,50%以上的小宝宝出现了至少对国产一、二代抗生素耐药的情况。有关专家指出,这同准妈妈在孕期、孕前食用了“有抗食品”有着密切关系。一些个体养殖户使用抗生素喂养家禽、家畜等,使含有抗生素残留的肉、鱼、蛋、奶等“有抗食品”上了餐桌,人体成了抗生素残留的“收容所”。

  明码标价的“无抗肉”没处买

  前段时间消费者对“抗生奶”非常关注,殊不知猪、鸡等肉产品也同样存在“超抗”现象,却缺乏监管力度。经记者最近调查发现,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具有相应标识的“无抗牛奶”、“无抗

蜂蜜”,但是在禽肉产品中“无抗肉”仍是一片空白。据记者现场观察,大多消费者对“无抗肉”的概念一无所知,选购禽肉产品时往往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卫生状况和保质日期上,实际上,有些卫生达标但抗生素残留超标的所谓“合格”食品却隐藏着更多的隐患。即便有的消费者了解抗生素的危害,但也是无可奈何,因为市场上并没有真正明码标价的“无抗肉”可供选择。

  “有抗肉”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那么,为什么人们对肉制品的药残问题少人问津呢?经记者调查,主要原因是,禽肉产品是否有抗,相关部门检验起来的难度很大,百姓更是难以分辨。目前许多地方由于检测条件不具备,对畜禽产品的检验根本到不了位。农业部曾对广州生猪市场抽查,报告显示,市场上有近两成猪肉抗生素残留超标。

  有关专家对记者表示,目前畜禽产品由于有关制度不健全,消费者在知情权尚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维权只是一句空话。据悉,欧盟及美国乃至更多的国家、地区之所以对抗生素进行限制,原因是来自于消费者的压力。专家认为,国民同样拥有对安全食品的消费需求,也同样具有对“有抗食品”的知情权和“无抗食品”的选择权,有关部门应完善市场监督体系,加强对畜禽产品的市场监管,及时公示“有抗食品”、“无抗食品”,也可以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在产品价格上有所区别,引导养殖户自觉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畜禽使用抗生素成为监控盲区

  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孙诚谊表示,目前人类滥用抗生素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在动物身上大量使用抗生素却成为监控盲区,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视。据了解,使用抗生素可以让畜禽吃的更少、长的更快,这无疑就会降低饲养成本,因此,一些养殖场或养殖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畜禽中普遍大量使用抗生素。同时许多农民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百病。由于现在畜禽疾病繁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许多农民从畜禽一出生就开始喂食含抗生素的饲料,也会接种部分疫苗作为防范,若畜禽患病更是将大量的抗生素加到饲料中喂食医治,导致畜禽体中的抗生素累积,最终通过食物链被人类所吸收。

  专家指出,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动物疾病有治疗作用,而对

病毒引发的疾病,如禽流感、猪瘟等没有任何治疗作用。所以抗生素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由于农村化验条件的限制,导致农民无法得知畜禽患了何种疾病,只能凭着经验乱用药。有了市场的需求,生产有抗饲料的产品也多了起来。据统计,我国有大大小小近万家饲料生产企业,不少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企业之间攀比着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从而陷入“耐药性”恶性循环怪圈。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监管力度的欠缺,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有抗食品”提供了生存土壤。据业内人士透露,许多在药店需凭医生处方才能买到的抗生素,饲料厂、养殖场或养殖户能轻易批量购买。河南郑州桑园兽药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兽药集散地,这里聚集着数千家兽药商户,每天生意兴隆。这里出售的兽药均以抗生素为主,各地的批发商、大一点的养殖场都大批量的来这里购买,而且这一切都是在合理合法的交易下进行的。

  早在200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就颁布了8项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标准,出台了49项绿色食品标准,73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等,其中部分标准对少数几种抗生素的残留作出了规定。1994年农业部还专门发布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此后又相继修订,但至今滥用抗生素造成残留超标事件仍时有发生。上述标准显然已经无法涵盖成百上千种畜禽食品,不少原有标准已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国家细菌耐药性检测中心副主任马越研究员指出:目前滥用抗生素现象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中90%被用在食用动物身上,且其中90%都只是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而作为饲料添加剂来使用。只有10%被用于食用动物的治疗用药。我国每年有6000吨抗生素用于饲料添加剂,占全球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使用量的50%。

  抗生素将使人类无药可救

  看似不起眼的抗生素在很多方面都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对于动物安全和人类自身的安全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对于动物来讲,过多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动物的抗药性增强,免疫力下降,生了病不易治愈。动物之间易交差感染,并发症、疑难杂症增多,专家都无法进行正确的诊断。如养猪时经常出现的“僵猪”现象就是由于乱吃药导致猪的内分泌紊乱,造成猪很小就停止了生长,使得农民在经济上蒙受损失。

  对于农民而言,喂食抗生素饲料和药物,并不能很好的起到预防和治疗效果。相反如果用药不当,还会贻误畜禽病情,耽误治疗,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现在欧盟已经明令禁止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于食品抗生素的标准也是越来越高。我国是世界上畜禽产品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多数产品的出口量还不到其总产量的1%,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畜禽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抗生素问题也是目前我国畜禽业低迷不振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消费者,抗生素的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安全。长期食用“有抗肉”,即使消费者没有直接大量服用抗生素,耐药性也会不知不觉增强,使人类陷入无药可救的噩梦。就这样,通过动物传播到人身上的微生物性感染越来越难治愈,而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发展下去。

  取消抗生素任重道远

  北京市质监局质检所的有关人士表示,国家食品质监检验中心已挂牌成立。据了解该中心已经掌握农药残留等多方面的高效监测方法,当前正在进行食品中残留抗生素等新课题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国家认监委日前下发通知,授权该监督检验中心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业务,检测报告允许使用“CMA”标志。

  业内专家认为,滥用抗生素的源头还是在于饲料行业,一旦堵住了这个源头也就堵住了大半抗生素的来源。欧盟早在2003年就通过了饲料中不许含有抗生素的有关法令,迫使原有的饲料生产企业改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经过了两年的准备,在今年正式生效。

  我国有关部门目前只对瘦肉精、激素等饲料添加剂进行了明令禁止,而对于抗生素在饲料中大规模滥用的情况并未很好的解决。由于这部分相关法规的欠缺,现在的饲料生产企业使用抗生素无人管也管不了。专家建议,我国可以效仿欧盟的做法,将饲料中禁止使用抗生素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饲料生产企业应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摆脱对于抗生素的依赖。

  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饲料中添加了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这些制剂对于人和动物而言都是无害的。动物有病时可以治病,没病时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而由百佳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百佳益IgY卵黄免疫球蛋白就喊出了替代抗生素的口号。在动物食用百佳益饲料后,在动物体内能够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屏障,预防和治疗致病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在有效杀灭病毒和致病菌的同时对于有益菌给予保护,这是区别于抗生素的最大优势。同时,无任何副作用和耐药性。有专家呼吁,国家应加大对这类高科技产品的扶持力度,对于农民使用这些高科技饲料给予一定的补贴,为新生事物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得以推广,为人类造福。针对农村畜禽制品检验条件差的问题,国家应在资金、政策上帮助农民解决检测的难题,同时加大屠宰场的监控,一旦发现含带抗生素的畜禽就要坚决拒收,堵住“有抗肉”的源头。只有这样才能有望“有抗食品”露原形,才能保障百姓吃上放心肉、健康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