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把问题不当回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11:22 中国产经新闻 | |||||||||
撰稿/本报记者 杨未宏 “我给小孩买衣服大多在服装市场的个体户摊位购买,有时也到大商场购买。挑选时主要是看款式、颜色、手感、含棉量、价钱等等,其他方面我就不太懂了。”问及如何购买合适的童装,北京市丰台区的刘女士这样告诉笔者。
刘女士这种偏重款式而忽视童装质量、品牌的消费观,在很多中小城市居民中颇具代表性,这无疑与广大市民收入偏低、消费水平不高、欠缺童装质量方面的知识有一定关系。 据近几年来国家质监总局公布的抽查结果显示,童装每年的平均抽样合格率都低于80%。部分致癌童装的惊现、甲醛含量超标、PH值不符,在社会普遍关爱孩子健康的今天,童装的质量问题就好像“重磅炸弹”,不时牵动着家长敏感的神经,也拷问着童装企业的信誉度与诚信观。“三心工程”(即:民众的信心、企业的良心和政府的决心)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儿童服装质量不仅关系着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更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问题童装”的问题,主要是部分产品的安全健康项目达不到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面料和染料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含量超标,这些有害物质远非人的视觉和嗅觉所能辨识,只有通过专门的检测方式才能发现,其对儿童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威胁无异是一个隐蔽、缓慢的过程。中国流行面料检测中心主任杨萍表示,童装的质量问题,与企业对面料选购把关不严、检测成本偏高及企业抱有侥幸逃避心理都有关系。 政府相关监管部门针对节日作“应景”式的抽查,正是这种外紧内松的外界环境,成为问题屡禁不止的源头。同时,屡遭质疑的诚信问题再次被摆在桌面上。 哀,莫大于心死。出事后的“亡羊补牢”,能否弥补政府相关部门公信力、企业的诚信与民众的信心的丧失。在提倡和谐中国建设的今天,漠视群众的利益、无疑是对生命的极度不尊重,漠视群众的呼声,无疑是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藐视和鞭挞。 此间观察家认为,要提高童装质量,除了有关部门加强督促管理、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销售方把好进货关以外,广大市民也要学习一些有关童装质量方面的知识,三方合力,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存在,使问题童装不再成为问题。企业家们要把诚信放在首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和市场秩序,与合作伙伴建立一个稳态的、健康的、共兴共荣的合作关系,重塑职业精神及企业内部道德责任,才能使企业真正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