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端午吃粽子,六一儿童乐。不过近日媒体披露的两则新闻,却让你端午不敢吃粽子,也给儿童节的欢乐气氛大泼冷水。一则新闻说国家质检总局对粽子产品进行了专项抽查,发现有10家企业生产的15种产品粽叶中铜的测定不合格;有13家企业生产的17种产品中大肠菌群不合格。个别样品在抽查中被检出掺加了硼砂
,粽叶经硫酸铜等浸泡过,而这些都是化学材料,这样的粽子真正成了“毒粽子”。而据《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浙江有些厂家竟然将回收来的废旧光盘用硫磺浸泡漂白后,制成发黄有毒的婴儿奶瓶销往全国。
这两起有毒商品事件有个共同点,即质量问题都是在流通过程中发现的,目前被查出的很多伪劣商品,也大多是通过质量抽检或媒体曝光发现的。那么为何厂家明知道化学材料和废旧光盘对人体有伤害,还敢生产出有毒的商品来?为何原材料明显存在问题,他们的生产还能继续进行呢?显然,这都跟生产过程中的监管乏力有关。商品质量问题要从生产这一源头抓起,而且要把源头管理当作重中之重。可惜的是,因为生产源头上的监管缺失,厂家用什么原材料,生产过程是否卫生,这些问题都少有人管。
一方面,生产过程的监管主要是由本地的监管部门负责,但企业生产出的“有毒商品”往往销往外地,受害地所在的管理部门远在几千里之外,而且市场流通中产品众多,自己的商品被抽查的可能性极小,这使得厂家敢于冒被查处的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以及懒政思维等原因,使得很多地方的生产过程监管变得乏力甚至完全丧失。即便是检查,也往往是提前告知,或是采用并不严格的检测方法。
每次媒体披露商品质量问题时,消费者都对那触目惊心的生产过程愤怒不已,并对自己所买商品的质量心存怀疑。事实上,这个时候应该感到脸红的,是当地的监管部门。正是由于他们的失职,才导致有毒商品流向市场。因而在追查有毒商品的来源,追究相关生产厂家责任的同时,更应该分析当地监管部门何以失效,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