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的《现代快报》刊发的一则深度报道,让人心里很不安——江苏115所高校中,已被检察机关查出有109所涉及商业贿赂。报道在估算出江苏大学教材费用回扣总额(3600万元)的同时,还给出了另外一个惊人的“发现”:教材的成本通常只占标价的三四成,学生买教材的钱绝大多数成了书商的暴利和学校各色人等的明折暗扣。
毫无疑问,教育领域已经成为继医疗领域之后的又一个商业贿赂高发地带,教材的
暴利和名目繁多的明折暗扣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检察机关的强力介入,在揭开了教材销售领域重重黑幕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全面打击商业贿赂的切实期待。在愤慨和期待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教材销售领域会成为商业贿赂的重灾区?
封闭的运作环境、垄断的出版发行渠道、终端销售的强制性,这些因素正是教材销售领域商业贿赂多发的根本原因,而这一切,与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病灶何其相似。
有垄断就有暴利,有暴利就有猫腻,这已经是一个屡试不爽的规律,对医疗领域来说是这样,对教育领域来说同样如此。教材的成本只占标价的三四成!不知道那些将血汗钱拿去给子女买书的家长们看了以后会作何感想。我想问,教材为什么要卖这么贵?它又为什么能卖这么贵?难道相关部门的成本审核根本就是形同虚设?
教材和医疗服务一样,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的商品,它不能完全被市场所左右,需要政府部门时时刻刻地规范和约束。这不仅是老百姓的现实需要,更是相关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教材销售领域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猫腻,有这么多的黑手,其根本原因就是教材的虚高定价让诸多中间环节有机可乘。当务之急,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以此次“教材黑幕”为契机,在规范教材种类的同时,能够倾尽全力挤干现有教材定价中的水分,将教材的售价和出版商的利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线上。如此,才是根除教材销售领域种种弊端的治本之策。
(何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