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消费-民生评论 > 2006年3·15:消费与环境 > 正文
 

假货猖獗是对打假力度的嘲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23:14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评论员 商寅泉

  每年一进入3月份,中国有两件大事为国人瞩目,一件是“两会”,另一件是“3·15”。前者由人民代表、各界人士审议发展大计,后者则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用生活中的事,为消费者维权。

  眼下离“3·15”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维权的热浪已经暗流涌动:影响最大的央视向全国征求案例,以期在3·15晚会上放出异彩;各平面媒体特别是生活消费类的都市报,也在悄悄地策划着维权专版;一些专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厂家,近日都有一些收敛的迹象。今年的“3·15”似乎在配合着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个名称,又把消费者摆在了“上帝”的高位上。

  但是,也有一点不同的声音,就是有些大胆的厂家及经销商,不仅不把消费者放在眼里,甚至也不把“3·15”放在眼里,该怎么造假卖假还怎么造假卖假,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打假打了这么多年,假没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从假名牌、假电器、假

化妆品到盗版光盘、盗版畅销书,无所不包,这是为什么?最近北京市场所披露的假盘锦大米一案,则把假货一条龙的猖獗表现得无所顾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北京市场上销售假盘锦大米的报道,还是由辽宁沈阳的媒体记者率先披露的。

  据《北京晚报》转载《辽宁日报》的报道,称北京市场上的“盘锦大米”90%都是假的。这个“假”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产地假,不知道是哪县哪村哪块地种出的大米,一律号称历来口碑不错的盘锦大米。二是陈年旧米,经过巧妙加工,一律号称是当年新米。三是按需贴牌(装袋),同样是一个磨米机出来的米,这位老板订的是盘锦大米,就装盘锦的袋,那位老板要的是梅河口大米,就装梅河口的袋。而这一切,在北京的农贸市场上和粮食加工厂里,都是公开的秘密,没有人刻意隐瞒。比如有一名女粮贩子说:“现在谁还卖(真的)盘锦大米啊,那上价多贵啊!现在的盘锦大米大部分是假的。”再比如一名卖粮食的摊主说:“这个品牌为×××的盘锦大米,包装上有08标志,还有防伪电话,可实际上它根本不是盘锦大米,而是山东临沂的大米,由当地的加工厂磨出来的。”在京郊一座加工粮食的工贸公司,一名赵姓的经理说,到我们厂里来进货、加工,你想要什么样的包装,我就给你套上什么样的包装。

  当记者问及这样做有没有人管时,无论是造假的还是贩假的,异口同声:“谁管啊?包装袋有的是,想套啥样的,就套啥样的。”甚至连加工厂里的人自己都不打自招:你就是10年陈粮,我照样能给你加工成新鲜名牌大米。

  假货猖獗,猖獗到无所顾忌的地步,这不是造假者的责任,也不是卖假者的责任,而是打假者的责任。但是,谁是打假者呢?王海或者王海们?显然不是。就算王海或王海们有决心坚持打假,也是单拳不敌众手,对付不了那样庞大的造假大军。惟一较有力度的是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他们对盗版出版物的打假还是有声有势有制度有效果,遏制了盗版假货的蔓延。

  面对假盘锦大米,谁是打假者?这是笔者在本文提出的命题,也是笔者的困惑。早几年,笔者去杭州,当地朋友带笔者去龙井村看茶。朋友说,今天送你一些真正的龙井茶,你以前喝的都是假的。笔者疑惑,朋友答曰:“龙井村就这么大块地,它能供全国人民喝吗?可是全国又都在卖龙井茶,你说是真是假呢?真正产于龙井村的茶,承接了这块土地上特有的阳光雨露,有它独特的口味。”朋友的话几年来一直在耳边萦绕,这次赶上看了假大米的报道,引动笔者再一次思考谁是打假者的问题。笔者认为,打假,不仅仅是各级消费者协会的事,他们没那么大的权力;也不仅仅是王海及王海们的事,他们个人的力量太微小,而且屡屡遭受法律困惑甚至人身攻击,有志于打假的这个群体近几年已经日渐式微。相反,造假者反倒越发走出地下,在光天化日之下贴牌、装袋,无所顾忌,这种反差,同样越发令笔者困惑。

  谁是打假者?没有答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