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个行业上演“无间道”。方曙光,这位来自饮水机企业浙江祈禧电器的市场总监,在京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表了他对传统饮水机的猛烈抨击。
他的论调颇有些危言耸听的味道:国内使用量高达99.3%的有热胆饮水机,不仅其内胆在超过3个月不清洗的情况下“全部有毒”,而且用电量接近冰箱的4倍,是所有家用电器中耗电的“隐形冠军”。他的上述论断还有理有据。
笔者注意到,每一次“行业内鬼”的公开“揭黑”,总是能引起公众的极大震惊,这次当然也不会例外。饮水机用户会由此被一言提醒:注意饮水健康!由此引发的质疑声,对于整个饮水机行业,将可能形成冲击。
但作为厂家,或许也备感冤枉:以前饮水机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饮水机本身有很多目前尚无法克服的技术缺陷造成的,这话看起来似乎没错,但事实上,已侵犯了消费者对信息应有的知情权。
毋庸置疑,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商业机密”尤其是某些核心机密,不仅关系到商家乃至整个行业的利益,甚至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商家完全应该也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安全。
但是,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商家还必须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绝不能把“商业机密”当成蒙蔽消费者的借口。
其实岂止饮水机行业,几乎所有行业的背后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都对本该披露的行业信息讳莫如深。这种行业“共同体”在和谁叫板?说透了就是和消费者叫板。商家们联手捂住共同的“商业机密”,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搞不清真正底牌,以便大大方方从后者口袋里掏银子。曾经热闹一时的彩电业、空调业等,有哪一个例外?
现阶段,当相关行业的诚信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尚不健全的时候,“内鬼”的适时出现,却或多或少地弥补了公众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如TCL批评市场上大多数节能空调均为短高效,都表明当行业的“共同利益”成为一种束缚时,必然有人“倒戈”而出现“内鬼”。笔者认为,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知情权,是一个诚信企业的责任。行业“内鬼”并不可怕,业内人士大可不必担心有人“倒戈”,把见不得人的“机密”抖落出来。只要是消费者应该知道的“机密”,全都抖落出来有什么不好?
古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