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回望新倾城之恋200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 15:08 21世纪经济报道

  颜 榴

  去年10月的上海秋阳宜人,安福路四周的林荫道边尽是一个个的小院子,里面坐落着让北京人羡慕的那种低矮的楼房——主人凭着窄窄的阳台,常常能从旁边兀立的18层高楼(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看到难得的风景。比如18日下午,香港艺人梁家辉从武康路的住地到艺术剧院彩排,出演香港话剧团《新倾城之恋2005》范柳原一角。

  《倾城之恋》被改成舞台剧是第几次了?最早是1944年张爱玲亲自操刀,在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演,连演了80场。1987年香港话剧团首次搬演,至2002年又再度改编。香港的演艺圈中人张迷颇多,改编张氏小说为影视和舞台剧蔚然成风,许鞍华拍摄电影《倾城之恋》、《半生缘》,林奕华做多媒体话剧《半生缘》,毛俊辉做音乐剧场《新倾城之恋》,前卫与主流剧场都相中了张氏。

  内地的这股热潮也不减,各地电视台轮番播放各种版本的张剧,而在北京和上海,新生的小资群拥趸张,使她的小说故事大半耳熟能详。主人公多在上海和香港两地游走,对于今天的观众而言这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看来粤语版《倾城之恋》来沪演出倒显得十分必然。

  李欧梵认为《倾城之恋》的风味取自美国3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世故喜剧片”,那也不奇怪。30年代的上海以摩登著称,张爱玲耳濡目染不说,而且由于自己钟爱服饰,不仅在作品中反复描写衣饰,生活中更以奇装异服炫人,对于交际场上人们的穿着、言谈及下面隐藏的动机,女作家洞若观火,却又在她的笔下注入同情,这是最为吸引毛俊辉之处。然而隔了这么多年,范柳二人的爱情角力是不是不再如原著那样感伤——“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反而显得有喜剧色彩呢?

  《倾》剧演出时不停的有笑声,有的观众觉得很不应该,范打电话给白,“我爱你”这么严肃的表白怎么可以笑呢?事实上今天我们仍与范处于同样的心态倒不真实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笑呢?布莱希特说,我们被戏剧中的人物感动,这还不够,要带着陌生的眼光去看他,找到对事物根源的新解释。戏剧在这里不是铺排张爱玲的思绪,它必须长出自身新鲜的触角才会有其生命力。

  这触角是指《新倾城之恋2005》的形式,即歌者和舞蹈的安排,它的好看全依托于此。2002年,毛俊辉为找到话剧与歌舞结合这样的形式而兴奋不已。歌者有点类似于西班牙明星班德拉斯在《庇隆夫人》里的串场,有时是白流苏的化身吐露心迹,有时是旁观者对二人加以评述。没有看过演出前很难想象歌者的效果,而上海观众显然是被刘雅丽所折服了,每当她唱完一曲退下时就发出由衷的掌声。在这个戏里,她是一个好歌手还不够,还必须是一位好演员,她一举手一抬足处处是戏,演唱与动作亦十分协调。比照国内很不成熟的音乐剧表演,香港对艺人训练的功夫可见一斑。港味的歌舞我们能否接受呢?无碍,虽听不太懂,音乐的气氛足以统率情绪。

  我们看过的西方好的音乐剧有几出了,国内的音乐话剧也见过不少了。看到张广天抱着吉他坐在舞台正中唱个没完难免有自恋之嫌,对孟京辉戏剧的主人公无一例外地抱着麦克风似乎也习惯了,那些都是音乐与话剧相混合的拼贴手法。而港人的《倾城之恋》不是这样,它以“话剧”为主导,歌舞则有画龙点睛之妙。往往在文字所不能及处,歌舞便大加驰骋。如范白见面相互吸引原由其嫂子骂出,改为在舞台上大跳其舞,灯光变暗,二人仪态万方,眉目传情,歌者在旁喝彩,白家众人呆立到看傻,观众则为两情相悦的主人公感到十分的满足,此段堪称整出戏的华彩乐章。

  在新添的尾声里,音乐上有一个与前面风格很出跳的音符,范柳原抱住白流苏说战争结束了我们就结婚。观众还沉浸在二人的圆满结局里,黑场中突然响起《走进新时代》的歌声,观众愣了一下才回过味来。用这首歌只是为了交待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白流苏老了回到了上海旧居白公馆,然而老城区也都搬空了,发展商催她搬家,白流苏面临着一次新的“倾城”。倾斜的门框下,白流苏换上旗袍端坐门前,喃喃说道:“人走了,心跟着走,空了什么都不想……”

  白坐的位置,正是剧中那个大大的画框的中间,白家人嫌弃她的日子,与范柳原倾心相爱的日子都是在那个画框中发生的,随着旧房子一起走掉了,现实的我们不仍然也是对自己同样的“做不了主”么?张爱玲那拉过来又拉过去的胡琴,咿咿呀呀感叹的或许就是这份无奈吧。对旧物的情怀支撑着我们活在当下,城倾而人不倒,舞台剧的象征意味更胜于小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