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现场探访哈医大二院重症ICU病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 02:32 第一财经日报

  “一根塑料喉管交了1600元”

  本报记者 李皓 发自哈尔滨

    一位普通患者的疑惑

  “我的姐夫是过敏体质,如果硬要用庆大霉素,肯定过敏,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啊,但我们的住院费用明细表里怎么会有310支的庆大霉素药剂呢?!”12月2日早上8点,住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哈医大二院”)的患者李明(化名)的家属发问《第一财经日报》。

  李明,脑出血,于2005年10月底入住医大二院的脑外科重症ICU,至今40余天。现在共花费98000元,另有3000元大夫让自购的药品。

  该患者家属随即去找主治医生,记者随同。这位主治医生看到庆大霉素的收费愣住了,“大概是在做腰穿的时候使用的,但是用不了那么多的量。”在查阅了护士每天用药记录后,该医生又说,记录是在患者雾化时用的。雾化就是在气管切开后,稀释喉管中的痰,以便把痰吐出来的技术。

  “医嘱要打2支万古霉素,但却给我们开4支的药,就这一项药就花了1万多块钱,而且也不能享受医保。”李明的家属告诉记者。

  “今天,我们出院。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终于拿到了药费的明细单子。”李明患者家属告诉记者。这个药费的明细单子叫做《住院病人费用分类汇总报表》(全部费用),对于里面很多的收费,患者家属们产生了疑问。“有时候医生都不给开可供医保报销的药品,只是说只有某种药有效,不过因为贵,不能报销。我们在那个脑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病房呆了一天一宿,花了13000块钱。”李明的家属告诉记者,“患者的喉管切开后,需要往那个开口处放一个塑料的喉管,手术的费用我们交了之后,为这个塑料管,我们还交了1600块钱,而且就是大概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拿了下来。因为病人不能适应那个塑料喉管,于是又换成一个钢管,这个钢管的价格却只有60元。”

  李明的子女一个是药厂的工人,一个在机关上班,月工资也就1000多元钱左右,而李明已经退休,住院一天1万元钱,是他们无法承受的。所以在重症病房住了一天一宿后,李明就不敢再住下去了,只能换到普通病房ICU,这样,每天的平均花费到了2000多元。相同的是,每天都通知交钱。

  “花这么多的钱,也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医大二院的医生也说没有办法了,就让我们出院。现在只好将病人转到职工医院,还能享受医保。”李明的家属对记者说。

     什么才是特级护理

  “几乎天天要化验,不知道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化验单。一般是不到两个小时就打电话来问你要钱。”李明家属对记者说,“普通病房40天住下来要10万块,其中医保承担的才3万多。这样下来,我们就算能借到钱,也需要时间啊。”

  “看病交10多万都是普遍情况。没钱了的话,马上就‘啪’的一下停药了。”一位农村来的患者在哈医大二院重症ICU病房门口告诉记者。

  “在我们的收费明细上,写着二级护理、特级护理的费用,但很少有医生来看护过,护士每天就是转一圈,一般都是我们自己护理。”李明的家属说。

  “连接喉部的塑料管就要1600元?!我们觉得价格不对。一问楼上病房的收费处,说那都是二楼的重症监护室ICU打出来的单子,不是我们划价收的。每天护士来回走一趟,就是二级护理,所以每天3块钱就要出;就连取暖费,住到哪个病房,都不一样。还有什么特级护理,是10块钱。到底什么是二级护理?护士说,你们不是住在这里护理吗?所以我们就是在护理。”

  根据了解,患者家属们对于这些收费明细一般不能详细看,签上字,就要交钱。但是等到出院,拿到明细单以后,他们才会感觉出诸多疑问来。

  “我们一直认为医大二院已经进入良性循环,设备好,医生水平高。但在这里40天,就化验了88次,平均每天2次。70多岁的病人进来的时候,状态还好,但是越治状态越加不好了,这让我们非常担忧。”李明的家属表示。

  “呼吸机是用不起的。”另一位胃溃疡患者的亲属马先生告诉记者,一天呼吸机的费用是5000~6000元钱。现在他们只能把呼吸机给停了,因为他们在重症病房ICU已经花了15万~16万元,承受不起了。这家人都是哈尔滨的普通职工,为看病到处借钱。

  12月2日,在哈医大二院结算中心的收费大厅里,记者看到,收费系统在繁忙地运转着,患者的家属们进行着入院出院的账务结算。

  “右侧丘脑出血的引流手术,只是个小手术。引流手术是在重症ICU手术室做的,这是独立交款。这些交费的明细单子,比如腰穿的手术,麻醉多少钱,药包多少钱,都是分开交。我们不明白的是其中光针管就是400多只,多次询问之后,才说是用来配药用的。”另一位患者告诉记者。

  “在重症病房的时候,根本就不能用吸痰管,他们还是给开上25只,我们并没有用这么多,为什么给我们开这么多?”一个患者家属在明细单上看到吸痰管总量给开了73个,就和记者找到四楼的护士,问护士怎么就给开了这么多?而且记录单上写着重症病房是用量25个。一听到患者的质疑,两个护士就将他们叫到一边,记者听到她们对家属说:“尿不湿药包我就给你减了40片,吸痰管减了25个,你看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再给您免点。”一个护士则说:“别说什么了。”然后就给划掉了25个。

  重症病房ICU里面有十多张病床,每天的平均花费就是一万多元钱。病人刚住进来的时候,就有医护人员提醒道:“这个病房花费很高。平均每天就是1万多,20天住在这里,就是20多万,如果住不起,就别住了。”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33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