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林
七点了,我叫开开起床。
“嗯,把我的好梦吵醒了,我正在和鱼玩呢!”
“和鱼玩?在哪里呀?”
“水里呀。”
“一条鱼还是很多条?”
“一条。”
“怎么玩?他跟你说话了吗?”
“没说话,就游来游去玩呗。才玩了一小会儿,你就把我吵醒了,唔——”
我实在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梦,恨不能也钻到他的梦里玩上一份。
开开的经典好梦还有“和妈妈走在大森林里,周围有老虎呀、狮子呀、蛇呀,但他们都很友好”。妈妈做过的一个好梦是“和开开一块儿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手里拿着气球”。我们时不时一起分享各自做过的梦,评点一下最喜欢哪个梦。有时周末的早晨看他笑眯眯地醒来,忍不住又问他做什么好梦啦。
开开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两人一碰在一起话就说个不停。我常常纳闷丁点大的小孩哪来那么多的话。有时留心听一听,发现大部分说的也是梦话。他们用得最多的句型是“我希望”:
“我希望我是一棵树。”
“那我会变个鸟坐在树上,帮你吃虫子。”
“那你就变个啄木鸟吧。”
“那我就会打开你的肚子帮你吃虫子,你的肚子会痒痒的。”
“不,我想那会疼的。”
“我会做个巢在你的树枝上。”
他们认真地讨论着在“希望世界”里发生的每一个具体的细节。那种幻想与现实浑然一体的状态,使生活呈现出动人的光彩。他们把自己头脑中的世界当作真实生活的一部分,沉浸在其中不依赖外物地自得其乐,这真是快乐生活的天赋啊!
在Howard Gardner 的“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里,说有一种智力叫“对内心世界的感知能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而我们通常所说的IQ ,却是无法测量这种智力的。
早知道这也算是一种值得珍惜的智力,我小时候就不应该限制自己做白日梦啦。由于常常被告诫不要空想,不要做梦,不要“生活在童话里”,每当我的思绪从日常生活中跑马开去又跑回来之后,我就有负罪感,觉得自己又浪费时间,没做“正事”了。直到有一天我尊重了自己对梦想的需要,大胆地与它们共存时,我发现自己对现实生活反而更投入了。
还好还好,在开开尚年幼时我接触到了使白日梦“合法化”的理论,懂得呵护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智慧,并享受其为生活带来的神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