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粤港合作应对跨界空气污染 珠三角地区启动天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7日 10: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善哲 广州、深圳报道

  曾引起“全球性”关注的大珠三角空气污染治理问题,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7月6日,“粤港珠江三角洲空气监控系统”在广州通过了一个高规格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验收。鉴委会成员——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吴兑,不吝溢美
之词:“该系统的开通和验收,是粤港两地携手应对区域性跨境污染取得的标志性进展。”

  广东省环保监测中心站负责人张振钿则显得有些低调。他告诉记者,尽管在粤港双方通力合作下监控网络已建成,但由于香港方面尚有未尽事宜,粤方不便单独接受专访。

  张的低调可以理解:大珠三角的空气污染,有关方面一直是讳莫如深,因涉及到粤港跨区域而敏感。

  一张“天网”

  无论如何,这是一张被寄予厚望的“天网”:

  早在2002年4月,广东省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发布了《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气质素的联合声明》,向外界展示了两地政府将合作共同应对大气污染的姿态。此后,双方合作迅速展开:2003年,建立珠三角空气监控系统被摆上议事日程。

  记者还了解到,2003年至2004年,两地政府投入资金,对珠三角的排放源进行了收集和研究。也是在此期间,广东省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下,制定了珠三角的环保规划和广东省环保规划——珠三角的空气污染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今年早些时候的3月19日,由香港科技大学主办、深圳产学研基地协办的“环境与协调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粤港两地的官员、学者又是自然而然地将话题聚焦于当时正持续困扰两地的灰霾天空。

  回答本报记者关于“粤港两地将如何协作,以治理大气污染”的问题时,香港空气及废物管理会(香港区)副会长雷国强博士在列举了粤港双方环保部门的日常性业务合作之后,着重强调了珠三角空气监测网络的建立。

  “我们很快就能了解香港和整个珠三角的空气状况,并且能够在网络上实时得到这些信息。”雷国强说,“对于区域大气污染的防治,这相当重要。”

  而现在,这套系统已经投入使用。

  吴兑介绍说,该系统是我国首次建立和实施的与国际先进国家接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此前,国内各个城市都监测空气质量,但并没有一个标准传递和质量比对,数据可信度也因而受到质疑。

  “如今,粤港双方不会因为技术标准的不同,而导致信息交流的障碍。”

  据称,珠三角空气监控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覆盖面广、监测仪器完备、监测项目齐全、管理规范的区域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建立了这样一套系统,速度之快,令港方也感到吃惊。”吴兑说。

  记者被告知,珠三角每个城市原本各自都有3-9个监测站,此次联网,在珠三角的10个城市中各取了一个监测站,再从香港总数为17个的监测站中取三个,然后再新建三个。整套系统由分布在珠三角的16个子站组成,再加上两辆移动式子站,以香港、广州为中心,总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这意味着珠三角所有城市被纳入该系统。

  香港科技大学海岸与大气研究中心署理主任刘启汉教授,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04年11月2日的空气污染事件:这一天,香港、广州的空气污染指数直线飘升,但在网上查得的某个城市的污染指数,却始终紧贴警戒线滑行。“(这种情况)基本是不可能的……市民的知情权将在今后得到保障,而政府决策机构的应对也必须依赖于真实数据。”

  联网系统的重要性,可从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上看出端倪:唐孝炎、傅家谟都是两院院士,国内大气化学的顶尖学者,另外一个是声名显赫的钟南山院士,精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而任阵海院士是大气环境方面的领军人物。

  港方参与当日鉴定会的阵容更是堪称庞大,由香港环保署的一个副署长带队,包括一个署理助理署长、五个高级环境保护主任等共达10人之上。

  “区域的问题,区域解决”

  如此高规格重视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2004年,作为中国最先开放的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继续在经济高速路上狂飙——国内生产总值比2003年增长14.2%,工业增加值增长20.0%,增速创近九年新高。

  但与此同时,居民们也发现,灰霾天气是那么频繁地光顾着自己的城市:据吴兑所在气象部门的观测,广州的灰霾天数自2000年之后就逐年攀升,2001年是68天,2002年是85天,2003年是98天,而到了2004年则是144天。

  去年4月19日,广东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光荣代表省政府对外发布《2004年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2004年全省年霾日数超过历史纪录,珠三角地区普遍多于60日”。

  研究大气污染的专家们,众口一词地把矛头指向工业增长带动的火电需求,以及近年来珠三角机动车数量的高速攀升。据吴兑对珠三角排放源作的梳理,共有三个主源:一是高架点源排放,主要是发电厂,再就是佛山(含南海)的陶瓷、建材行业的排放,最后是机动车。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广东省发电量为2022.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6%,而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已达114.8万吨,比上年增加6.7%,但完成脱硫的装机容量仅比上年增加5%。

  一个说法是,因企业用电紧张,很多高排放的小火电死灰复燃,把环境的容纳能力逼到了极限。

  至于机动车,据统计,至2004年上半年,广东一省的机动车数量就已达到了1300万辆,可怕的是,每年还以20%的速度激增,而正是这些机动车所排放的尾气,占了二氧化氮排放总量的70%—80%。

  灰霾带来的危害,不止是都市景观能见度降低那么简单。

  作为研究呼吸疾病的专家,“抗非典英雄”钟南山出席此次珠三角空气监控系统的鉴定会,本身耐人寻味。据旁听会议人士透露,钟南山以近年来广州肺癌发生率上升,而其他癌症发病率下降为例,认为此现象正是与空气污染有关。

  若是单个城市的污染和发病率,事情的因果链条或者会一目了然,但当十几个城市堆挤在一个逼仄的三角洲上时,情况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中山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范绍佳解释说,珠三角的千米高空常年存在着一个逆温层,导致上下流通不畅,尤其是珠三角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地形,使得“所有污染物全部被盖在里面,搅来搅去”。

  根据他的研究,在珠三角上空确实存在一条污染物的传输带。

  2004年12月,美国《时代》杂志用封面故事的规格报道了香港的空气污染,题为《Bad Days》,并辅以大雾锁香江的配图。香港及珠三角的大气质量问题,随后成为一个“国际性”热议话题。

  尽管粤港两地的专家对相互影响到何等程度观点各异,但是对于大珠三角地区的空气污染属于跨境污染、交叉污染这一事实已经达成共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治理比埋怨更加重要。

  雷国强于是用略显生硬的普通话反复向记者强调,“区域的问题,必须要通过区域合作来解决。”

  “不能再浪费时间”

  珠三角空气监控系统正是在“区域合作”逻辑下的产物。

  “跨境、跨区域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控,并能实时调用数据的,据我所知,这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吴兑告诉记者。

  即便是按国际标准来衡量,据说这套系统亦有众多可称道之处:就监测指标来看,按国家标准是3个,按国际通行标准是5个,而这套系统达到了6个,“把影响能见度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了”。

  据了解,目前粤港双方正就信息发布问题进行协商,双方的最终目标是把监测得到的数据实时向公众公布,以满足公众知情权。去年,面对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在香港曾有机构含蓄批评政府缺乏实际行动,而珠三角空气监控系统的使用,对此是一个有力的回应。

  “这套系统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我们的决策部门在治理污染之前,首先要对污染的现状有准确的把握。”吴表示。而此套系统由于在粤港双方之间构建了一个空气质量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对双方日后的治理工作,必将带来极大的助益。

  事实上,这还只是粤港相关合作之一端。

  2002年4月29日,广东省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发表《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素的联合声明》。《声明》称,在1998年9月举行的第二次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上,粤港政府就加强环境保护的跨界合作取得共识,并同意展开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素的联合研究,以防止区内的空气质素继续恶化。

  《声明》所设定的目标,即便是今天看来仍旧是雄心勃勃。其中预计到2010年,该区域内的经济、人口、用电量及行车里数分别增加150%、20%、130%及190%。即使在此基础上,以1997年为参照标准,分别削减40%、20%、55%和55%,双方达成共识“争取在2010年达到上述目标”。

  而香港方面将目光投递到更高的层面。今年5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签订《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展空气污染防治合作的安排》,双方表示将对空气污染的防治“交流经验和专业知识”。

  吴兑说,去年以来广东省环保局,尤其是广州市政府正从各个方面加强空气污染的治理,这并非仅限于舆论的宣传,而是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

  当记者将某些学者对2010年能否实现粤港两地政府目标的质疑求诸刘启汉时,他坚定地点头,说:“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不能再浪费时间。”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