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不给发票收床位费 医院到底还有多少公开秘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 10:03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许黎珊

   时下,很多医疗机构的科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私设“小金库”的问题,这在业内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虽然卫生部有规定“严禁医院科室设立‘小金库’,严禁将医疗服务收入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但是丰厚的经济利益,刺激了科室自行“创收”的积极性,不少人由此开始热衷于“创收”而不顾国家的政策。

  号称“特殊病房”

  护士再度收费

  徐先生今年在某大医院给母亲办理住院手续时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当他在住院部交完20元的床位费,到住院楼办理入院手续时,护士长再次向他要床位费140元,原因就是———这屋是“特殊病房”,里面有卫生间,而在他交完钱后,护士长却并未给他开出发票。在徐先生抱怨的同时,我们不禁想问这些钱跑到哪里去了?

  类似的重复收费现象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中也同样较为普遍。他们大都喜欢在手术费中做文章,手术器械、纱布、绷带、棉花、外用盐水这些已经包含在手术费中的钱医院都要重新列单收费。像某省部分医院在收取住院病人床位费时,又按床位每天加收2元的电视费、0.5元的电话费、2元的中心吸氧设备费,少数医院从床位费中分解出的收费项目多达11项。

  记者采访了干审计工作的潘女士,她表示,现在医院各科室私设“小金库”的现象比较普遍,像分解服务、二次收取床位费、重复加收各种治疗费用等,因为大多很少开具正规发票,此类“灰色收入”也就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各个科室私设的“小金库”,而这些钱主要用于发放福利补贴、科室的日常活动等。

  一位在某医院眼科工作的医生向记者透露,他们的科室经常派大夫去其他医院的眼科做指导,就是所谓的联合办医,所得的收入两家进行分成,这些钱都不记入医院的财务账,而是记入科室的“小金库”。还有像眼科所用之药品和器械的厂商平时经常会给些赞助,也全部记入其中。

  有关人士指出,患者就诊买药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医院不是社会慈善机构,按规定价格实行收费理所当然。然而,如今的许多医院放弃最后的职业道德底线,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从就诊者身上创收刮钱,令人忧虑。

  医院青睐高价药

  患者背负虚高价

  10年前,治一个感冒也就10元钱。可现在呢?七八十元、一百多元算是便宜的,动辄二三百元则是很平常的事。近日,记者就此现象做了个随机街坊,看病贵几乎是众口一词。事实上,我国药品在8年内降了16次价,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和调整,可老百姓却发现看病的单子反而越来越沉重。

  李女士上周去医院看病,她的处方单上显示的价格是200多元,一个感冒怎么要那么多钱?她回到诊室,要求医生重新给她开以前用的几块钱一针的青霉素,医生的回答让她吃了一惊:“现在哪里还有这么便宜的药呀,这个几十元的已经算不贵了,贵的还没给你开呢。”

  这样的情况相信许多患者都遇到过,难道医院现在真的连便宜点的药都没有了吗?老百姓得了感冒真的只有打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药费才能治好吗?

  一位长期从事医药销售的人员告诉了记者这其中的“秘密”。按照现行药品定价的规定,药品按进货价加价15%为零售价。所以进货价越高,医院的利润就越高。医院为了自身的生存,特别青睐于高价药,而这个“高”当然只是表面的价格,是医院和销售人员商量好的“发票价”,实际上医院支付的是要比这个价格低很多的“高折扣价”,医院从而也就扩大了它的利润空间。比如,一瓶普通的维生素C,医院的实际进价也就1元,销售人员给医院出具的发票是3.5元,再加上15%后以4元的价格出售。这样表面的药价越高,折扣越高,收入就越多,医院何乐而不为呢?

  他还告诉记者,按国家规定药品出厂价应由物价部门根据生产企业申报的相关材料制定并备案。而很多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往往在向物价部门申报出厂价时虚报生产成本,提高出厂价,给自己留出更多的利润空间。咱们算一笔账:某中药口服液每支总成本大概为1.5元,出厂价则为4.3元。按照国家规定,按药品出厂价外加15%为批发价,批发价外加15%即为零售价的算法,如按其实际成本确定零售价,医院应收费1.98元,但按企业虚报的生产成本核定的零售价,医院则收费5.69元,患者因此为虚高价多背负了3.71元。

  医院安稳拿回扣

  医生偏爱大处方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药品从出厂到最终到消费者手里,其间的加价收益分布基本是生产企业得小头、经销商得中头、医院得大头。假设利润是100元的话,生产企业目前大概只有20%,医院要占到50%左右。有一些生产企业还把虚报成本所得的收入主要用于支付给销售单位的各种回扣,其中包括医院和经销商。

  医院似乎把进药给“回扣”之事当成了“规矩”,安安稳稳地把这些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据记者了解,很多医院都把收取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生产、经销企业的各类回扣一部分记入了医院的赢利额,一部分用于购置设备、基础设施等,剩下的用于医护人员奖金、福利等,而患者却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实惠。

  医院利益的最终实现环节还是要看医院药品卖了多少,在这个环节中的重要人物就是医生,他决定着在性能相似的产品中用哪一家、不用哪一家!而这个决定权又由各医药代表是否给回扣、给了多少回扣来决定。

  在银行工作的单先生今年4月份去北京某三甲医院骨科看病,一位姓黄的医生在看完片子之后便给他开了药,让他立刻去拿药。当他谈到,想先治疗、咨询一下之后再去拿药,黄医生却说,这些事情都等拿完药之后回来再说。单先生后来向记者表示,先开药、再治疗,而且那么着急让我去拿药,他到不像是给人看病的,到是像卖药的!

  一位医药代表辛女士也向记者表示,谁家的回扣高,谁家的药就走得快。比如医生开一支抗生素注射针剂回扣在15%左右,其实它的出厂价也就十几元钱,可到患者手中就涨到了一两百元。所以在重利之下,医生特别偏爱很贵的药,这样的“大处方”可以给他带来颇丰的收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医疗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