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NO.3公布上海蝉联榜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03:2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本报记者 郭觐 发自北京 由中国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显示,在200个中国城市中(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名列榜首,位列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厦门、天津。
这份报告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倪鹏飞博士牵头,南开、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3月1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中国社科院第三次发布城市竞争力报告。 城市综合竞争力包括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硬竞争力包括人才、科技,软竞争力包括文化、制度、管理、开放等。据介绍,考虑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本年度城市竞争力的评估在三方面作了改进:一是严格经济增长率标准,进入报告评估的200个城市,其2003年GDP增长均在8%以上;二是增加了环境资源成本节约的指标,具体包括单位GDP用电量、用水量、环境污染指数三个逆向指标,并进行正向变化处理,因此一些城市竞争力的位序有所涨落;三是综合加权6项表现指标形成综合竞争力。 除综合竞争力外,该报告还设有人才竞争力、科学技术竞争力、结构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等12个单项竞争力排名。 报告显示,在中国东部地区城市继续保持领先的同时,东北、中部、西部的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步伐明显加快,比如一些省会城市的步伐明显加快了,显示出产业转移和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与前两年相比较,长三角城市的竞争力提升更快,长三角又以浙江最快,同时山东半岛地区城市竞争力明显提升,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竞争力有所下降,初步表明以浙江城市为代表的内生、市场和开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更具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城市,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相对较好,尤其东部中小城市,竞争力跨越式提升来源于产业集群的成长,揭示产业集群是实现城市跨越式比较的捷径。 参与报告编著的专家表示,这份报告通过对中国城市竞争力规范、精细的调查研究、计量研究和案例研究,形成了对中国城市竞争力一些影响因素的现状倾向性、变化趋势和规律性的重要发现。这些发现对有关决策部门了解决定竞争力的关键、把握社会经济运行的脉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