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工猎头与一群民工的春节心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 10:14 第一财经日报 | |||||||||
自称为“民工猎头”的谭建星是湖南益阳桃江人,5年前自考大专后进入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三年前荣升为总经理助理。除了头一年,每年春节他都会回家乡过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身肩重任”——招工。 招工者的郁闷春节
“队伍不好带啊!”谭建星很幽默地套用了一句时下流行的电影台词开始了他的讲述。 “前两年都挺好招的,但去年开始就比较麻烦了。”刚开始的两年,谭建星都能够在益阳地区招到两三百人,“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他回忆那时还有人找他“开后门”,希望把家里人或者亲戚带出去。 但后来情况变了,去年,谭建星在益阳和周边地区总共只招到了110多人。今年的情况更不妙,到目前只有30多人。更让他尴尬的是,原来跟他一起出去的人中,过年时回来了20多人,不愿意再出去了。 谭建星说,他和厂里的领导对招工的困难是有心理准备的,只是现实情况还是有些“出乎意料”。工厂目前开出的工资是包吃包住每月700元,一年后会涨到1000元左右,他认为这应该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有钱招不到人,这让谭建星很发愁。在他看来,目前农村的外出务工人数并没有减少,“从数量上看,甚至有些过剩。”不是没人,而是没有合适的人可招,这是谭建星面临的现实。 “招工其实跟相亲差不多,不是少人,但能够两情相悦的不多。” 据他介绍,即使是目前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人托他带人出去,但很多并不是他需要的人,“文化程度太低、年纪小、没有任何经验。”而相对符合要求一点的,往往要么就已经在其他企业工作,要么就对工资的期望值太高,“谈不拢”。 他同时介绍,目前和他们同类的工厂最缺的是有能力的成熟女工,而在他的家乡,更多想进厂打工的是年轻男性,很多女性都是怀着出去看世界的想法而打工的,稳定性不高。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湖南省劳动部门得到的相关资料也证实了谭建星所描述的这种现状。目前湖南省农业从业人员近2000万人,即使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只需800万人已经足够,实际上有近1200万人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据该省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农村住户处的抽样调查测算,2004年湖南农村到外省劳务的达641.12万人,以男性为主。由此可以看出,湖南仍有600万左右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 按照谭建星的理解,这部分失业和半失业的农民,仍然可成为市场的选择主力。但是,现实再一次告诉他判断失误。很多人不愿出去了,另外一些人选择去其他城市。这是谭建星得出的结论。 最初带他进厂的四位堂叔曾经在他前几年出色完成招工任务的过程中出了不少力,但去年上半年,四位叔叔回来了三位,其中两位在家老实种地,另外一位搞起了休闲农业,“看起来日子确实都过得挺舒坦。”有了三位的榜样,原本还打算在工厂再干几年的另一位堂叔,也起了回家的念头。 与谭建星堂叔们回乡的经历相对应的是,2004年湖南省有一大批农民工开始返乡务农。 过去,由于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比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湖南省近年来约有抛荒农田160万亩。去年,在中央下发了1号文件后,湖南省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和措施,抛荒农田面积锐减150万亩。当地媒体称,去年至少有近百万民工回乡种粮。 尽管如此,按照谭建星原来的想法,种粮只是短期行为,而且种粮补贴说到底数字甚微,不足以支撑农民收入提高,打工仍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事实上,随着特色农业的兴起,土地收益增加,很多农民仍然选择了坚守土地,在谭建星妻子的家乡望城,由于新兴农业发展迅速,他今年只招到了4个人,“现在招工主要来源是偏远山区,但这种情况不知还能维持多久。”同时,湖南本省开始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就业机会增多,从成本考虑,一些农民选择了在本省打工或者打短工来打发农闲时光。 除此之外,谭建星认为还有一部分农民是在持观望的态度。他的看法是,“民工荒”话题的被广泛关注,给了农民想象的空间,认为工资提升的空间很大,“这有点博弈的味道。” 一群农民工的账本 见到李德生时,他正和32个农民工朋友走出长沙汽车西站。这群人都背着又大又沉的包,服装看得出都是特意挑选的新装。32个人中,有一部分是李德生的同乡,已经在长沙找定了工作,初八便开始上班,另外一拨是在车上认识的,准备去北京。 老李和他的同伴已经在长沙工作了3年,他自己在外打工的时间已经有11年,广东、北京、海南、新疆都去过。 为什么在长沙,而不继续在其他经济更发达的城市工作?这是记者最想了解的,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出一笔账来。 湖南省市场研究学会会长张萍分析认为,在广东等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有多种原因,其中的两条主要原因是“钱太少”和“人不行”。前者是指在要素成本上升和农村收入相对提高的条件下,现有的工资待遇对民工已经缺少吸引力;后者则指现有的劳动力难以适应产业和技术升级的要求。 对打工农民来说,收入是他们流向的一个重要指标。北京、上海等地从事建筑行业工资一般在1000元左右。而在湖南经济处于中等的邵阳市,每个普通民工劳动报酬也由过去的每天25元上升到30元。 老李说,他们一直从事的是建筑行业,目前在长沙的月工资大约850元,除去吃住,约有500多元,这种收入比他到过的广东、北京等地的工资要低些。但是,他自有选择的理由,“这里离家里近,可以两头照顾,家里的田地也不会荒废。这多好!”他憨厚地笑笑。 老李告诉记者,原来他和妻子及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家里就剩下父母,农田一部分转包给别人,一部分自己请人种,“没钱赚,就是为了自己家里吃。”去年,他让妻子回家,把转包出去的农田收了回来,收种的时候自己都请假回去了。在乡里的统一安排下,还种了一季蔬菜,养了6只黑山羊,一年下来,除了粮食外,赚了5000多元钱,“也不比我老婆在外面打工差多少,还照顾了家里。” 在他们的家乡南县,原来农民种大米、棉、麻,每亩地可收益300~400元左右,现在农业税减少后每亩可以减少支出130元,而种大米、棉、麻,每亩可收益700~800元。加上外出务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两相比较,大量的民工开始返乡种田。“现在出去打工也不容易,文化低了没人要,有点文化的也搞不到好多钱——那些老板比我们算得精得多。再说,打工的那么多,也不是你想去就去了的。”老李介绍,现在他们那里农田抛荒现象已经不多见了。 老李的两个儿子目前都在广东佛山和东莞打工,每个月工资千来元。“其实有机会去那边打工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年轻人,可以去学学技术,开开眼界。”他说自己想让儿子们回来,让他们去星沙开发区打工,那里的工资也不比广东差多少,但儿子们不乐意。 对“民工荒”,老李表示他不太懂,“我们那里还是有很多人想出来打工啊,怎么会‘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