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眼镜业暴利高达500% 消费者购买应理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 10:57 中国财经报
平价眼镜的出现,使得眼镜暴利黑幕被披露,消费者的消费也逐渐趋于理性化,百姓的需求将最终促使眼镜行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于濛 刘海凌 保丽来墨镜,市价498元,“直通车”仅售228元;花花公子眼镜架,市价840元,这里只要450元。 千万别以为这些让人眼花的数字又是哪个商家打出的唬人的广告,这确实是北京首家平价眼镜店——大场面平价眼镜直通车的销售价格。同一款眼镜,悬殊的价格,在各个商家都保证其利润的背后,我们不禁想问:小小眼镜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呢? 暴利高达500% 眼睛行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20元的镜架,200元卖你是讲人情,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讲行情。” 据了解,眼镜行业已经连续几年入选“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目前,眼镜市场上的蛋糕主要由三方分食:眼镜连锁店、零散不成规模的小店、各大医院的配镜机构。其中,知名品牌连锁眼镜店的眼镜零售业态往往采用旺街旺铺的开店形式,成本高昂,商家只得售卖高价位的产品以利养店。成熟的大眼镜公司,因其有固定的货源,就把一些品牌做成了垄断经营。而一些代销的小型眼镜店因为找不到直接货源,只能从二三级批发商手中进货,被层层“加码”后,到了消费者手里就是天价。 “眼镜行业中都有一种内部保护价,代理商对他们的品牌也都有一个指导销售价,只允许高于指导价格,而不允许低于指导价格。”某平价眼镜超市经理说。因为眼镜店面的租金高,眼镜销量又少,指导价格其实是为了保护眼镜行业的利润。 对此,一位长期做眼镜生意的业内人士王先生说,眼镜行业存在暴利的情况,有的利润甚至可以达到500%。比如说钛金属架,差不多只要200多元就够了,有些店的标价最起码也是1500元以上。 让我们听听某眼镜店负责人算的一笔成本账:一副镜架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贸易商、层层代理、零售商等多个步骤,层次越多,最终的价格就会越高。他举例说,一副光学镜架,生产厂家采购的原材料金属费用4元左右,经过设计、打样、加工最后成品各个步骤,厂家以30元的价格出售到贸易商的手中。贸易商给一级批发商是100元,一级批发商再到二级批发商是150或是更多,或还有再下一级的批发商,最后是零售商。 “每个层次都要保证自己的利润”。一层一层下来,到了消费者手中,这样一副镜架的价格可能就要400元了。 眼镜贴牌:3/4为了“牌” 在眼镜行业内,有相当的部分是品牌眼镜,消费者也青睐于他们的质量和技术。但是,在品牌背后,为“品牌”付出的成本代价更高昂。 “不管品牌多么响,售价多么高,一副镜价的出厂价不可能超过200元。”某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 现在几乎所有的零售卖场眼镜都是贴牌生产,贸易商拥有商标,然后下单到厂家。“目前,中国的眼镜生产基地主要是温州和深圳两地。温州的中小厂商较多,从质量和技术上来说,深圳的要好一些”,刘先生是深圳一家大型眼镜生产厂商的中层管理人员。他所在的工厂生产的镜架80%是为国外客户贴牌生产的。 “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眼镜生产加工的大国,很多著名的品牌如古奇、宝姿等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其中镜架主要就是板材、合金和钛这几种材质,一般来说成本为10几块钱。当然材料不同、牌子不同,价钱也会有些变化,一款品牌纯钛的镜架出厂价大概为60-70元。” 眼镜零售店给消费者配镜,包括产品、技术和服务。也就是说,眼镜成本并不仅仅只是商品成本,还包括营运成本、品牌效应等。那么,对于出厂价不到一百元最终售价却好几千的镜架来说,这位业内人士表示,“可以说,2000元的镜架,有1500元是消费者仅为这个牌子支付的”。 “消费者为这副眼镜支付的广告费用、企业运营、库存等各种经营成本可能只是价格的1/4,最后算下来,消费者3/4的钱花在了这个牌子上”。 “市场上虽然有成千上万个眼镜品牌,但眼镜厂商的数量却远没有这么多,很多厂商生产的同一款眼镜却被贴上了不同的牌子卖,为的就是避免同牌价格对比,维持高价。”一位眼镜零售商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而同样的产品在传统眼镜店卖一个牌子,在平价眼镜店换个标识,价格却差了好几倍,这已经成为不少眼镜厂商与平价眼镜店合作的迂回战术。”大场面眼镜连锁服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吴斌告诉记者,眼镜跟药品是一样的,虽然同质、同材、同款式,但为了销售环节或者为了竞争的需要,可能会标上不同的牌子。 经营成本:消费者埋单 店租也是眼镜成本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以一个中等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为例,市中心100平方米的临街旺铺月租金至少在8万至10万元之间,这样算下来,每天仅租金费用就需要3000多元。若按每天卖20副眼镜计算,每副眼镜就要分摊近200元的费用。而且眼镜这种商品还有其特殊性,有的消费者三、四年才更换一副眼镜,销量相对较低。如果不高价养店,根本不足以维持正常运营,这样每副高达上百元的“养店”费用最终都落到消费者的头上。 大场面眼镜公司的副总经理王敬力告诉记者,大场面眼镜店在西屋国际大楼的二层,租金为4元/平方米/天。附近的宝岛眼镜店由于是底商,大约在7元/平方米/天,成本差了将近一倍。这样看来,店铺位置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最终售卖产品的价格。 某眼镜厂商还透露,“贸易商下的订单须达到一定的量才接单,我们公司规定,一个款式必须是300副以上起订”。除非有非常强大的零售渠道,所以一般零售商不会直接从厂家订货。 同时,在眼镜店也很少出现顾客云集的场景,一个专卖店可能一天的销量就只有几副,所以零售商不敢有太多的存货。但作为与厂家直接打交道的贸易商来说,下一次订单不能只是一个款式。而市场上消费者的爱好各异,眼镜种类更新的非常快。不同的款式、不菲的数量,中间商的风险比较大。“卖几副眼镜,就要保证零售商还有利润”,这位厂家负责人表示,还有中间商的风险,说到底,这些最终都要由消费者来承担。 专家视点:期盼价格理性回归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表示,平价眼镜的出现,使得眼镜暴利黑幕被披露,消费者的消费也逐渐趋于理性化,百姓的需求将最终促使眼镜行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从长远来看,将来会有更多具有战略眼光的厂商站出来支持眼镜价格的回归。 一位眼镜协会的专家表示,目前眼镜业“九龙治水”的问题十分突出。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监管眼镜产品的质量问题,只是对眼镜生产领域进行监督,却管不了眼镜产品的流通;工商管理部门负责眼镜企业的注册登记,只对眼镜流通领域有执法权,只受理假冒伪劣投诉。中国眼镜协会则是眼镜行业的民间组织,主要组织行业推介和服务活动,没有执法权限,这就难免造成监管真空。为此,业内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相关制度、标准和职责,以加强眼镜行业监管。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