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消费者质疑SK-II复售:SK-II的问题吐完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 16:37 法制晚报

  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就SK-II化妆品问题联合发表声明,称从9种SK-II化妆品中检出铬和钕,属生产技术无法避免的因素,因对铬和钕没有安全限量标准,宝洁公司将在中国市场继续销售SK-II产品。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技术概念从来都是非常“绕人”的,但是道理却不是轻易能够模糊的。

  首先,有专家认为,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不允许添加钕、铬等禁用物质,是指这些禁用物质不能作为化妆品的组分添加进去,但化妆品原料难免会带入一些杂质。可我国的检测标准,却是从来只认“添加”,不管原料的,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标准和法规的缺陷以及监管体系本身的漏洞,岂不是比“铬和钕”更让人觉得可怕?

  其次,让消费者无法排除的另一个质疑是,为什么总是SK-II?去年,曾有消费者状告SK-II,指控其产品成分中含有俗称“烧碱”的氢氧化钠而未在中文包装上标示。而时隔一年半的时间,在 SK-II 的“烧碱风波”和虚假广告事件还未完全淡出人们记忆的时候,SK-II 又因“检出铬和钕”,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线,这难道都是偶然的吗?

  而另一个让消费者困惑的问题是,国家质检总局的公告并未说明SK-II

化妆品中铬和钕的现有含量,究竟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影响。在“正常使用含微量铬和钕的化妆品,对消费者健康风险较低”的表述中,如何才算“正常使用”?风险可以低到什么程度?

  作为权威部门,只从概念的意义上做出鉴定,不从使用角度做出解释,其意义是大打折扣的。而在关注度极高的公共事件中,权威部门的鉴定往往决定着事件的性质。“定性”当然重要,但是在“定性”的基础上,再从专业的角度对问题产品进行一番“大众解读”,其惠及百姓的认识价值,并不亚于一次权威的“定性”,而这正是权威部门应该提升的服务空间。

  综上所述,笔者对SK-II事件就此“吐完”有两个担心,一是这个结果是在检测标准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做出的,定性是否真的准确;二是面对概念化很强的检测结果,定性之后消费者又该怎么办?(马龙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