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有抗食品餐桌报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09:44 新浪财经

  警惕祸从口入

  前不久刊发在《羊城晚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报道称:一早产儿竟然对头孢、泰能、马斯平、复兴达等七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而广州市妇婴医院一项统计显示,在对出现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的十几种抗生素药敏试验中,70%的宝宝对少则一种、多则数种的抗生素出现耐药性,发生耐药的人数和耐药程度,较过去明显增加,以致于近两年一些医院新生儿科医生对此有些“见怪不怪”。

  有关专家指出,新生儿耐药现象可能与准妈妈在孕期、孕前滥用抗生素有关,也可能和她们吃“有抗食品”有密切关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和亲人的健康都越来越重视,不仅孕妇很讲究产前进补,每天都要吃鸡蛋,喝鸡汤、猪蹄汤和牛奶,很多人也都养成了“药补不如食补”的习惯,但这些食补原料的安全性却越来越令人担忧。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农畜养殖业的“恶性肿瘤”,随着存在大量抗生素残留的肉、鱼、蛋、奶等“有抗食品”进入市场,看不见的危险就这样通过餐桌转移,人体成了抗生素残留的“收容所”。

  抗生素残留在人体中积蓄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肖永红教授指出,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引起细菌耐药,而且耐药的速度远远快于新药开发的速度,长此以往会陷入“无抗生素可用”的境地,人类将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不仅治疗的花费更多,还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抗生素本身就是一种药物,它还引起很多不良反应,比如大量使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儿童会出现耳聋,成人则会影响肾脏;大量使用四环素会对成人造成肝脏损害,对儿童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而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等等。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滥用抗生素对身体不好,我们这些快要做妈妈的就更当心,根本不敢乱用药,怕对宝宝不利。”一位准妈妈表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现在的孕妇一般都非常注意围产保健,感冒发烧都是尽量多喝水,即便出现炎症都是尽可能不用药,或者吃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对于怎么用抗生素是可以自己决定的,但饮食上控制可能由不得自己!”

  对“有抗食品”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人为数不少,而这正是“有抗食品”危害性的可怕之处。通常而言,消费者选购食品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卫生状况和保质日期上,担心不洁食品和变质食品会导致“病从口入”,但却不了解,有些卫生达标但抗生素残留超标的所谓“合格”食品可能隐藏着更多的祸端。就某种意义而言,“有抗食品”的危害程度甚至猛于医药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针对后者国家已出台强制措施,消费者已有初步具有理性用药的意识,但“有抗食品”至今却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正成为潜移默化危害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无意识受害”、“被动受害”、“无奈受害”的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当前我国

食品安全现状中的新问题。

  在2006年5月26日举办的“中国少年儿童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特别指出,“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程度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儿童的生殖、免疫、神经等系统正在快速发育中,新陈代谢要比成人快得多,从食品中吸收有害物质也多。专家建议,由于儿童不能独立选择食品,家长一定要增加对儿童的保护意识,避免“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购买食品特别是乳、肉、蛋等畜产品时,不仅要选择品牌和生产厂家,还要留心是否包装上是否具有“无抗生素”的相关标识或解说。

  多管齐下抵御“隐形杀手”

  正是鉴于“有抗食品”的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已成立了慎用抗生素联盟,其成员包括90多个国家,它们都采取严厉的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

  而在我国,通常而言,只有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时,食品安全事件才会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察,而“有抗食品”的危害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相关不法养殖者和加工、销售者商很难受到相应法律制裁。

  “我们不能等到面对重大疫情而束手无策时才去亡羊补牢。”全国政协委员陈重华认为,由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细菌耐药性问题虽然不是突发事件,没有像SARS那样的直接后果,但其危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远比SARS严重。

  据悉,200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曾批准发布了8项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标准,出台了49项绿色食品标准,73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等,其中部分标准对少数几种抗生素的残留作出规定。但这并未能有效阻止“有抗食品”在餐桌上的泛滥,进入农畜体内的抗生素种类也空前复杂繁多起来,上述标准显然已经无法涵盖成百上千种食品,不少原有标准已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如何才能成功抵御“有抗食品”这一“隐形杀手”的餐桌入侵?

  全国人大代表孙诚谊曾建议,我国应着手建立食品及药品安全和不良反应的监测、评估系统,并尽快将动物使用抗菌素纳入监控体系,开发更多绿色安全的添加剂产品。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建立完善的农村食品、药品物流系统。

  有关人士表示,当前应该加大对滥用抗生素危害性的宣传力度,不仅是消费者要警惕“祸从口入”,畜牧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养殖户和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技术的培训,推广规范处方用药制度,通过开发出更多绿色、安全的动物饲料添加剂,来替代抗生素,从而确保养殖者的利益;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完善市场监督体系,加强对动物产品的监管,使“有抗食品”和“无抗食品”的价格有所差别,通过价格杠杆来引导养殖户主动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抵御“隐形杀手”还必须对“有抗食品”规之以法,健全食品生产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控体系,对动物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和产地追溯制,使畜牧产品的生产做到有法监督,对敢于乱用、滥用抗生素的养殖者以及“有抗食品”的生产、销售者都能依法惩处。

  对于时下举箸茫然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很难具备鉴别“有抗食品”的“火眼金睛”,往往只能无可奈何。如何避免消费者再度陷入如此尴尬境地?有关专家建议借鉴欧盟的做法,大力推行、严格执行农产品标识管理,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信息,帮助消费者作出理性选择,保护消费者不被误导与欺骗。据了解,目前中国已有“无抗牛奶”、“无抗

蜂蜜”等具有相应标识的安全食品上市。与此同时,政府质量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市场终端的食品抗生素残留检测并及时公示,并加大对违轨者的惩处力度。李耘(来源:都市消费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