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有抗食品报险:谁来抵御隐形杀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 14:25 江南时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和亲人的健康都越来越重视,很多人也都养成了“药补不如食补”的习惯,但这些食补原料的安全性却越来越令人担忧。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农畜养殖业的“恶性肿瘤”,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引起细菌耐药,而且由于抗生素本身就是一种药物,它还引起很多不良反应,比如大量使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儿童会出现耳聋,成人则会影响肾脏;大量使用四环素会对成人造成肝脏损害,对儿童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而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等等。

  2004年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菌药物滥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此,2004年7月1日起,国家规定抗生素要凭处方购买。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滥用抗生素对身体不好,我们这些快要做妈妈的就更当心,根本不敢乱用药,怕对宝宝不利。”准妈妈丁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现在的孕妇一般都非常注意围产保健,感冒发烧都是尽量多喝水,即便出现炎症都是尽可能不用药,或者吃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对于怎么用抗生素是可以自己决定的,但饮食上控制可能由不得自己!”

  丁女士的邻居李阿婆也表示,她一直非常注重膳食营养,也有给老伴和孙子炖汤补养的习惯,买菜的时候也精挑细选,但现在却是越来越不放心了。通常而言,消费者选购食品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卫生状况和保质日期上,但却不了解,有些卫生达标但抗生素残留超标的所谓“合格”食品可能隐藏着更多的祸端。就某种意义而言,“有抗食品”的危害程度甚至猛于医药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针对后者国家已出台强制措施,消费者已初步具有理性用药的意识,但“有抗食品”至今却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正成为潜移默化危害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无意识受害”、“被动受害”、“无奈受害”的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当前我国

食品安全现状中的新问题。

  在2006年5月26日举办的“中国少年儿童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特别指出,“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程度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儿童的生殖、免疫、神经等系统正在快速发育中,新陈代谢要比成人快得多,从食品中吸收有害物质也多。专家建议,由于儿童不能独立选择食品家长一定要增加对儿童的保护意识避免“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购买食品特别是乳、肉、蛋等畜产品时,不仅要选择品牌和生产厂家,还要留心包装上是否具有“无抗生素”的相关标识或解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