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打折却是全国统一零售价 顾客告商场打折先提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 06:43 北京娱乐信报

  

打折却是全国统一零售价顾客告商场打折先提价

打折促销已经成为商家的主要推销手段。实习生 薛珊/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夏季是商场促销的旺季,打折返券丝毫不亚于节假日,但打折返券对消费者来说是否真的合算呢?

  昨天上午,西城法院公开审理了一件因打折而引起的官司。高先生在西单附近某商场以打折后498元的价格购买了原价为828元的一套“富安娜”床上用品,后来他发现498元竟是全国统一零售价。为此高先生认为商场价格欺诈,要求其停止类似的价格欺诈行为并在媒体上道歉,同时退还498元购物款。

  由于高先生拒绝法院调解,此案将择日宣判。

  提价打折·法庭争辩

  消费者

  打折价竟是零售价 欺诈

 高先生称,今年初,他在某百货商场购买了“原价”为828元的“富安娜”床上用品。当时商场正在返券,如果不选择返券的话,也可以打折。于是高先生以折后498元的价格购买了此产品。但后来他发现,包装侧面上赫然印着这种规格的产品“全国统一零售价”,价格为498元。

 高先生说,他就此事多次致电商场,后来“富安娜”驻京办事处的一位江经理道出商场虚假打折的原因:“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才这样做的,商场在返券活动的时候回扣率太高,我们承受不了,只能在出厂时定的零售价的基础上再进行加价,否则我们肯定得赔本,我们也是不得已。”在与江经理通话的同时,高先生进行了录音。

  高先生还告诉记者,为了打这个官司,弄清楚这套商品到底是多少钱,他还特意去苏州的某商场买了一套同样的商品,而苏州的商场标明原价就是498元,当时销售员还告诉这是该商品的最高价。

  商场

  我们可以自行定价 正常

  法庭上,当高先生将其与江经理的录音当庭播放时,商场方提出异议。商场的代理人认为,原告无法证明电话中的“江小姐”的真实性,他们不能认可。

  商场的代理人认为,《价格法》规定,商家有自行定价的权利,他们的行为并不构成价格欺诈。而且当高先生就这一事件向西城发改委举报后,商场至今也没有接到行政处罚决定,这就说明不构成欺诈行为。他们当庭向法官提交了一张某商场在2005年时销售同一款“富安娜”商品时的销售小票,标价828元。

  高先生立即提出这张小票的商品号“与自己小票上的商品号不同,不是同一产品”。

  商场的代理人则反驳称,商场中每个品牌的同一商品原价、返券、打折时分别有三个不同的票号,商场提交的小票是原价票号,而高先生的则是打折票号,所以不一样,而两个城市的商品由于送货派送方式不同,价格也不能一概而论。

  提价打折·庭外说法

  原告

  商场搞活动 价格多注水

   庭审后高先生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曾仔细地“研究”过商场的“定价学问”?押一个品牌要“进场”,首先要根据品牌的大小先交一笔“进场费”;一旦遇到商场店庆,还要交纳“店庆费”;如果商场要在媒体上打广告,厂家就还要上交摊派到各个品牌的“广告费”……

   所以消费者买到的商品,已经是带着虚高的价格“注水”,一旦再赶上返券等活动,消费者更是“在幸福地挨着商家的刀”。商场不搞活动,商场从商品中得到的利润大概在产品的20%左右,而一旦有了打折活动时,20%的利润一下就变成了70%。

  专家

  加价如属实 商场是欺诈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中消协法律顾问邱宝昌。他认为,如果商场被查实的确采用了虚假打折方式,实际上是诱骗消费者进行购物的欺诈手段,虽然消费者最后花的金额并没有多或少,但抬高再打折的方式,确实让消费者作出了一种不正确的购物判断。

  而按照价格法规定,销售的商品应该明码标价,消费者一旦发现有标虚价的商品,可以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而消费者如果不想被这种打折方式忽悠,单从某一家商品上是看不出来的,只有货比三家才能作出选择。

  信报记者 郭志霞

  慎防五种“打折陷阱”

  陷阱之一:假打折,某些商家采用先抬价后降价的方法,使商品“假打折”。对策:不盲目轻信,货比三家再决定。

  陷阱之二:返券限制多,在兑现礼券时,发现只能购买指定商品,或只能在特定时间使用。对策:弄清细节,找到全部要买的东西后确定购买顺序,不要看一件买一件。

  陷阱之三:附赠商品,处理滞销。借“买一赠几”的广告吸引顾客,当你掏钱时,才发现所获赠品不是滞销商品,就是便宜货。对策:分清“西瓜”和“芝麻”,不可为赠品马虎挑选你需要的商品。

  陷阱之四:优惠承诺等于空头支票,某些会员卡、贵宾卡所附带的承诺,要兑现遥遥无期。对策:选择信誉有保证的大商家和大品牌。

  陷阱之五:幸运抽奖,美丽的谎言,以“抽奖”招揽顾客,而所谓丰厚的奖品根本就是镜中月。对策:保持冷静的头脑,以平常心看待,关键是考虑商品本身,切不要为了奖品而做无谓的消费。

 提价打折·现行法规

  本月初开始实施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新解释意见,对提价打折进行了严格规定,并对提价打折中的“原价”进行了解释。

  标价欺骗消费者 没成交也算欺诈

  市民在购物过程中,明明发现商场的标价形式有欺骗之嫌,但是投诉了,商家只能是改正,很难得到处罚,因为没有发生交易行为。

  

国家发改委新的解释意见表示,“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是指该行为不论是否形成交易结果均构成价格欺诈行为。

  而馈赠物品或者服务标示价格(或价值)的,应当真实明确;不如实标示的,也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原价不能随便标 七日之内才有效

  在促销活动中,“原价”与“现价”的巨大落差是商家引诱消费者购买的一个惯用手法,有些商家甚至将一两年前的“原价”拿出来与“现价”对比,其实“原价”已经降了好几次了,这种行为在服装上最突出。新的解释意见表示,“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前七日内没有交易价格,以本次降价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而经营者标示的价格等于或者高于本次优惠折价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属于“虚假优惠折价”。

  提价打折·记者调查

  半数消费者认为打折水分大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打折商场最多的西单大街,看到几乎每家商场都在打折,尤其是服装品牌,记者随机对顾客进行了调查。

  在涉案的某商场,商场的部分服装专柜也都在进行打折的活动,最高的有打四折,最低的折扣也打到了八折。商场内的几个顾客表示,打折后的总体价格还是很贵,可能是原价给的太高了,所以在购买时还得仔细考虑。

  -80%的消费者主要购买打折服装

 调查显示,打折期间消费者主要以购买服装为主,其次是鞋、包、皮具和礼品、首饰,

化妆品和电器类名列最后,这基本与商场打折幅度大小一致,可以说是消费者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

  -89%曾考虑到促销中可能存在陷阱

 商家促销战硝烟越燃越浓,作为消费者您是否想过有些商家的打折促销活动中可能存在陷阱?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被访者(89%)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50%认为提高原价是打折主要问题

  对于打折的问题,接受采访的一半人认为打折价并不低,存在提高原价的可能,还有的人反映商场的广告存在虚假成分,全场五折起,进到商场后才发现几乎没有五折的东西,有的话也是许多不太受欢迎的过季商品。

  实习生 薛珊 曹利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