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纳米藏危机 随时大爆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4:5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技术应用过于广泛,制造程序缺乏规管

  纳米科技现被广泛应用,不论医疗、环保、生产制造,甚至太空科技上都大派用场。而纳米科技产业近年平均每年以3000个新专利的速度膨胀;至2011年其全球市场价值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不过,有专家警告,极微细的纳米粒子会危害人类健康,损害肺部、脑部等多个器官组织。各国专家若再不采取行动,关注相关行业的工业安全,很多工人将会成为科技
大跃进过程中的牺牲品,存在的隐患随时大爆发。

  纳米这种科技正改变现代人的生活。纳米机械人可通血管,微细的矽梳可杀死癌细胞,使用“纳米管”的氢电池可让汽车行走5000英里。此外,在建筑物及路面上装置纳米的

太阳能电池,提供了一种廉价
能源
;纳米颗粒亦可除去石油化学废料的有毒物质。

  碳纳米危害动物细胞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除了能用于生活,纳米技术也应用到日常生活用品中,从卡其裤、网球、太阳油及化妆品都有纳米颗粒。据称,卡其服装有了它,可抗污渍,而网球掺入它,弹起的时间会更长。

  但专家警告,纳米颗粒危害人类健康。研究指部分发展中的碳纳米粒子,包括纳米管及巴基球,危害动物细胞。人体如暴露在这些超微细颗粒下,可导致呼吸问题。此外,纳米颗粒可从鼻孔吸入,亦可透过皮肤渗入体内。它不但可导致皮肤发炎,更可透过化学反应,至少于两日内损害体内组织,或侵害噬菌细胞。它亦会损害免役系统,导致过敏反应,扰乱细胞联络,或改变酵素。另外,置于皮肤上的纳米管亦可破坏脱氧核糖核酸(DNA)。

  工人对危机懵然不知

  据初步统计,美国的纳米产业目前集中了约21万劳动力,当中有部分作业环境直接暴露在纳米微粒下,并每天要与肉眼无法识别的微小颗粒打交道。

  美国职业安全及健康局现正研究纳米物料的工业指引,指细小的粒子可带来健康的潜在危机,但有关的工作人士却对此懵然不知。此外,它对消费者,及环境亦有其潜在的危险。加拿大渥太华一关注工业安全的非牟利团体主管表示:“最大的问题是现时尚未清楚它的危险性。”可是,人们却把它当作太阳油及化妆品般涂在皮肤上。

  颗粒都如石棉般危险

  另外,澳洲基因道德(Ge鄄neEthics)集体主管费尔普斯亦表示,每类纳米颗粒都如石棉般危害。他强调,每项纳米科技的研究投资,都需要拨出其中的25%经费研究有关危险性。

  不过,德国药品及化学集团“拜尔研究“(BeyerReasearch)指出,纳米科技并没比现存的科技有更大的危险性。该公司指出“任何新科技都被称有危险性。石器时代人类发明斧头,也有危险,但它是一非常有效的工具。”

  德美多种产品遭回收

  德国上月爆出首例纳米产品回收案件,一种名为MagicNano“神奇纳米”的浴室喷雾式清洁剂疑对人体有害,全国境内货品一律回收。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最近亦发现,部分太阳油含有由纳米技术制造的微粒子,报称危害健康并应回收,当地环保人士要求政府加强立法监管纳米技术。

  美国8个环保团体发表联合声明,要求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加强立法,规管含有纳米状二氧化钛及氧化锌的太阳油,指粒子的微细部分可危害健康及环境,包括引致发炎及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环保团体又公开市面200多种应用纳米技术的化妆及美容产品,促请各方关注。

  消费者生命当“白老鼠”

  8个环保团体指出,联邦监管机构对处理纳米科技的潜在风险态度迟缓,特别是防晒剂与化妆品方面为甚。地球之友一名发言人雅查更指有关公司将顾客生命当白老鼠般做试验品。

  德国的“神奇纳米”浴室喷雾清洁剂主要用于清洁玻璃及陶瓷墙面,保护其防水防尘。当地的联邦风险审查局表明,该产品在3月底的一周内,共引起77位消费者身体严重不适。其中6位因肺水肿或肺部积水需要入院治疗,其余用户则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产品代理商已发布了回收声明,并开始向大众宣传切勿使用该清洁剂。

  制造商强调产品安全

  今次事件是否由产品中的纳米物质所致,目前尚不得而知。事件涉及的所有产品均为压力喷雾包装,同样的产品早前曾以普通泵压包装出售,却从未发生过意外。但此类压力罐长久以来均用于包装美发或其他产品,亦平安无事。

  另一方面,据Boots产品公司一名顾问Gettins强调,公司旗下含纳米成分的太阳油不会渗入皮肤;而美国另外两间护肤化妆品公司Oreal及Lancome的发言人亦表示,该两公司的产品对人体无害,产品内的物质亦只会渗到皮肤表层。

  技术开发陷入了困境

  美国俄亥俄州纳米科技峰会于上月召开,约300位专家与开发商齐聚一堂,交流各自成果及经验,个中有喜更有忧。有开发商直言,人类目前对纳米技术的了解非常有限,产品开发更是陷入僵局。

  莱克于15年前创立应用科技公司(AppliedSciencesInc.),主攻纳米碳纤维开发,并计划数年后于莱马设厂,期望大规模上市后能引发商家哄抢一空。

  但在上月的会议上,莱克坦言,“目前还无法设计出将纳米碳纤维制成复合材料的方案”。他表示,虽然现在可成功培育出此种纤维,但若要投入实际应用,必须对纤维特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达到操控自如的地步。

  尽管纳米纤维的坚韧度是钢的7倍,但由于过于微小,直径仅为人类毛发的2%,因此该公司尚不具备将其与任何材料结合的技术,令新产品身怀绝技却无用武之地。莱克更形容如今的开发已陷入“僵局”,势同骑虎。

  美国太空总署派驻国家科学基金的专员达斯托亦警告,目前纳米技术开发并不如外界想像的顺利。

  新产品雷声大雨点小

  纳米技术被誉为21世纪的科技革命,并被看好成为一座商业金矿,在全球引发狂热。表面上纳米科技发展似乎十分发达,但细看究竟却颇令人大跌眼镜,因为绝大部分的所谓新技术产品,都只是些微不足道的零碎“发明”。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术中心(WWICS)上月搜索了网络上提供的纳米产品,并发表了全球首个纳米产品清单。纳米科技领域号称每年有大约3000个专利产品诞生,目前上市的产品亦超过200种,较去年政府预测增长一倍。

  尽管纳米电脑晶片及抗菌纳米银制品已获成功开发,但主宰清单的却多是一些如:鞋类除臭剂、耐用高尔夫球、抗衰老纳米营养品、甚至纳米科技朱古力香口胶……这些就是狂热的科技浪潮与乏味的消费主义下的产物。

  至少8种纳米产品为食物,包括一个以色列品牌菜籽油,宣称“内含纳米大小的自发集合液体”。可降低胆固醇的人体吸收量;有12种营养品自称具有纳米科技优势;还有一种名为Chooo‘la的朱古力香口胶的标签上称含有“某种纳米晶体”。但这些都是生产商自我标榜的“纳米科技产品”,其真正性质及纳米成分仍然成疑,并无从可考。

  “潘朵拉魔盒”的化身?

  美国的纳米产业吸引了8亿美元的政府投资,其中大部分用于国防开支,成为自“阿河罗”火箭登月后近40年来该国最“贵气”的研究投入。但有专家担心纳米科技遭到误用,成为核能变核武的又一翻版,因此为其赋上“潘朵拉魔盒”的名称。

  目前纳米的军用开发尚停留在“防护”阶段,即研制更坚韧但更轻便的服装,加固战车外壳抵挡攻击,以及过滤病毒。

  但专家预计,纳米武器最早可于2010年投入使用。政府法律顾问韦尔沃博士对此持保留态度,称人类或许有能力在未来发明出非致命性纳米武器,但同样可以将其塑造成大杀伤力武器,再次犯下核能变核武的惨痛错误。

  纳米解构

  纳米是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大约等于人类头发直径的八万分之一。纳米技术就是对纳米尺度的材料进行合成、控制、工程及处理等过程所需要的技术。纳米技术能够把过去无法想象的事物一一实现,开发出更快速、更环保、更强效、更轻便和更精密的新一代产品,提高民众的生活素质。

  最新纳米产品和技术

  自动清洁纳米衣服:

  香港理工大学学者研制出“自动清洁纳米服装”可有效地防水、防油、持久防紫外光外,并自动清除污渍、尘埃、异味、细菌,甚至有害气体。

  纳米发电机:

  中国和美国科学家成功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将机械能转成电能,研制出纳米发电机,是全球最小的发电机。

  纳米蒸面机:

  纳米离子蒸面机释出的纳米蒸气仅为一般蒸气之八千分之一,极微细的水分子能有效渗透至角质底层,让缺水肌肤饱吸水分。

  纳米药粉:

  香港科技大学纳米材料技术研究所,正研究比灰尘更微小的纳米药粉,药粉更易于溶化和吸收。

  纳米针筒:

  只需接触皮肤表面便能释放超微细的药物渗入体内,不会触及神经线,可做到无痛打针。

  纳米“纤维溶液”修复老鼠神经线:

  香港大学成功利用纳米技术研制出可接驳和修复神经线的“纤维溶液”,成功令失明的老鼠重拾光明,倘若成功,可望为失明、脑或脊髓受损病人重拾新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