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曝光台 > 亨氏遭遇转基因危机 > 正文
 

亨氏米粉与转基因误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 15:41 深圳商报

  亨氏婴儿米粉身陷转基因危机。

  随着绿色和平组织在“3·15”前抛出一份报告,亨氏亮起了红灯,转基因食品也随之纳入公众疑虑的视域。真相最终如何,我们需要等待农业部的检测报告。但从舆论的导向来看,转基因食品无疑有着被妖魔化的危险。亨氏米粉事件让众多的舆论再次将矛头指向了转基因食品,这种做法未免属于“误伤”。

  伴随着亨氏米粉的转基因新闻,去年沸沸扬扬的湖北转基因大米事件又被联系在了一起。政府官员出面否认了当中的猜想,但是不少舆论却又一次在细节上产生了混淆。“含有转Bt基因抗虫水稻成分”,这是媒体公开的报道。但是“转Bt基因”只是一种具有抗虫性的毒蛋白基因,虽然目前还存在争议,并不能因此就得出“毒大米”、“毒米粉”的结论。

  对

转基因技术的误读由来已久。
食品安全
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人们普遍恐慌转基因技术会打开“潘多拉魔盒”。比如吃了转基因猪肉会变得好动,喝了转基因牛奶后易患恋乳症等等,这些最初的担心都被科学家指出是犯了常识性错误。事实上,从纯生物学的角度,食物不可能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的基因组里。眼下,转基因产品正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底,转基因农作物几乎覆盖了全球可耕土地总面积的4%。在美国,据估计有6成加工食品为转基因食品。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这是爱因斯坦对于核技术的反思。站在福音的角度,转基因技术可以称得上农业的“核技术”,现时可以提供的转基因农产品都是属于增产、高营养、控熟型。比如中国最常见到的转基因棉花,其技术就是防范虫害。站在防范的角度,转基因品种可能会干扰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存在转基因的逃逸、泄漏和产生天敌抵抗的可能。但是这些危险都可以通过防范措施来避免。

  对待转基因产品,我们必须重建科学伦理,妖魔化不仅仅是转基因技术的不幸,更是科学的倒退。就像火药,成为武器的罪责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掌握技术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六月发布了一个专项报告,报告肯定转基因食品有助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但是也指出转基因食品销售之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以预防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随着生物技术的日益发达,并非只有转基因需要重建伦理,比如克隆技术也身处相同的境遇。

  安全评估制度正是科学伦理的核心所在。事实上,中国一直在强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估体系建设,而且“谨慎”就是遵循的首要原则,去年底暂缓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回到

亨氏事件。绿色和平组织不遗余力地披露转基因食品信息,着眼点都在于建立一个更安全的消费环境,并不是简单地对转基因技术加以否定。去年的“水稻”是“非法种植”,而今年的“米粉”则是“未作标签”的违规操作。可以说,出于对转基因技术的误解,有关转基因的事件也在被社会一再误读。

  作者:本报评论员钱飞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