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林建敏
让利打折,实为抬高原价;积分返券,实为诱导连环消费……近年来,商家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中暗藏精心设计的圈套,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似乎让这些“美丽谎言”显得苍白无力,而巡视这些“黑洞”更能看透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商场陷阱
黑镜头1 购物返券 循环消费
家住东山区的李先生,在上个月情人节陪女友逛街时,被某百货商场“买100送60”的促销活动刺激了购买欲,掏400多元买了一套衣服,返回240元的购物券,因当时商场人多没有把返回的券消费掉,可前几天李先生一看购物券的时间,已是购物券使用的最后一天。为此,李先生跑遍商场四五层楼。可是,一些名牌商品或价格相对低廉的日用品根本不参加活动。
记者点评:“满多少送多少”是商家最老套的一种促销手段,但每每总能吸引如潮般的人流。购物返券商家让利顾客本是无可厚非之事,但商家的精明之处就在于用差1元或几元的办法把消费者“截”在赠送的门外,要想获赠券必须凑足整数。
消费支招:预防掉进商家这种返券陷阱,首先不要被商家的促销所刺激,应先要到场内逛一圈,看看有没有你喜欢或需要的品牌参加促销活动,如果没有可暂不考虑购买。
黑镜头2 抬高原价 折扣充水
赵小姐在某商场以三折的价格330元买了一双女士皮鞋,可隔天却发现同款式的女鞋,另一商场原价也是330元。赵小姐说,自己以为是低价买了称心的商品,谁知商家虚报原价,是在价格上玩把戏。
记者点评:“全场三折起”等等打折信息在商场时常可见,稍微思考便可发现这是商家故意抬高原价。广州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降价或打折商品虚构原价、不明码标价等,这些均涉嫌价格欺诈,应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
消费支招:货比三家永远是一个有效的武器。如果你是个喜欢逛街的人,可以留意你喜爱的品牌在专卖店一般打折幅度是多大,预防商家虚构原价假打折。一旦发现商家有价格欺诈,应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和投诉。
黑镜头3 模糊促销 虚设大奖
市民贺女士在某购物城珠宝屋购买手饰,营业人员称“购满2000元可参与抽奖,头奖是15000元的名表”,于是她血拼买2000多元,但运气不好没有抽中。好奇心极强的她连续观察几天都没看到谁中了头奖,而且活动还没结束商家就把抽奖箱撤走了,贺女士大呼上当。
记者点评:购物满多少元就送精美礼品,这种促销手段也是商家惯用的招数。商家的意图很明显,无非是刺激消费者掏更多的钱购物。实际上,所赠礼品也许根本不值这个价,或是礼品的成本早已打入到所购物品中。
消费支招:商家开展抽奖式有奖销售活动应当明示中奖概率、奖金金额或奖品名称、数量、兑奖时间等事项;并且抽奖要有公证员在场,如果没有这些,可以断定有很大的“水分”,这时你可要小心这当。
黑镜头4 消费储值 请先血拼
王小姐看到某商家推出会员卡、VIP卡等各种花样的卡,销售人员告诉她在该商场内每买一件商品均可计算不同的积分,然后每月、每季或每年结算一次,购满限定额度的积分可获得价值不等的各种礼品或参加抽奖。然而,王小姐购物满一年后才发现所获礼品只是一支牙膏或一本台历,令平日为了积攒更多积分而疯狂shopping的她大失所望。
记者点评:所谓“消费储值”,即消费者购买一些公司的“消费储值”卡,成为持卡消费者。但消费者为获得会员资格往往要先消费几千元甚至更多,而获得打折的幅度却较低,一般为9~9.5折。
消费支招:如果你不是某商场的忠实Fans,那么就不必为了张金卡而大伤荷包,因为这些卡如果一年不消费或消费不够规定的金额就会自动报废。
超市猫腻
黑镜头1 捆绑食品暗藏玄机
何女士称,上周末她看到一超市促销,“买一箱木瓜奶送一箱酸奶”,于是就爽快地买了两箱。没过两天却吃惊地发现酸奶的味道有点怪,细心查看发现赠送的酸奶刚过保质期。当她向商场销售人员询问时,被告知“赠送商品不予退还。”
记者点评:由于食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商场不可能在保质期内将所有的进货全部销售完毕。为了避免食品烂在商场里,往往要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将即将过期的食品消化掉,把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消费支招:对于这些“捆绑食品”,你只要仔细看看上面的保质期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就可以了。
黑镜头2 赠品不享受“三包”
家住昌岗路的姜女士在女儿结婚时买了很多电器,并获得了电滋炉等赠品。但电磁炉刚用了一个月就坏了,回去找商家换。但商家称,因为是赠品所以不能退,她只好自己掏钱进行修理。
记者点评:“买一赠一”实质是一种“附义务的赠与”行为,商场有责任对赠送的商品进行“三包”,如果对消费者造成损失,还应进行赔偿。同样,对打折、减价等特价商品,商场如果不告知消费者产品的具体瑕疵,仍应当承担“三包”责任。
消费支招:“包退、包换、包修”的“三包”服务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武器,但对于赠品和特价商品,许多商家或明文规定不予“三包”,或含糊其词不予明说。广州市消委会提醒,如果赠品和特价商品等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仍然可以向商家讨个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