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四季度,为加强对市场上销售的洋酒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并为进一步开展打假活动提供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组织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四个城市的19家经销单位销售的洋酒商品进行了质量监测。共抽取40组样品,监测样品全部合格的单位数为4个,判定为真品的为17组样品,被监测单位的合格率为21.1%,样品的抽查合格率为42.5%。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监测工作主要以查假为主,通过这一工作摸清假酒在酒类消费市场中的流向及其分布特点,为今后打假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因此,上述统计结果并不代表当今四城市洋酒的真品率,也不能完全代表某一品牌被假冒的程度。总体而言,在四城市的酒类销售市场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商场、超市、酒店,真品明显占有主导地位,假酒毕竟是少数。
一、从本次抽查的结果看当前假酒的特点与流向
(1)包装标识足可以假乱真
本次监测发现,洋酒的造假手法不断提高,几年前对玻瓶、瓶塞、激光全息防伪标志等难以仿造的,造假者则采取回收使用的办法,而其它属于启瓶后毁损的部件,如塑帽、锡盖、保险盖等则统统加以仿制,而本次抽查的23种假品除少数与以往相同外,90%以上的假品瓶塞、激光全息防伪标志、塑帽、锡盖、保险盖均为仿制,外包装标识十分逼真,一般消费者很难识别。
(2)以中低档次酒液假冒高档酒是当前假酒的主要内在特征
本次监测发现,用低档产品假冒高档酒的情况占本次监测假冒产品总数的56.5%,其中,有9种威士忌、干邑VSOP及特级产品所灌的酒液均为质量较差的低档产品,造假手段极为恶劣;但用国产白兰地假冒高档干邑酒的产品已属少见,本次监测的11组轩尼诗、人头马、马爹利三个品牌的XO产品中,仅有4个属于低档产品,其余7组样品都以干邑的VSOP、特级冒充XO,一般消费者无法区分两者的差别,但VSOP、特级每瓶仅二、三百元,而XO少则七、八百元,多则上千元,假酒制贩者的丰厚利润就源自两者的差价。
(3)商场、批发市场洋酒假品的主要出没场所
本次抽查,共检查了近50个经销洋酒的商场、酒店、批发企业等流通领域,对其中涉嫌有问题的19个单位进行抽样检查,合格单位数为4个,被抽查单位合格率为21.1%。抽查不合格的单位主要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商场、批发市场,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缺乏严格的进货把关制度,个人上门推销较多,进货、销售的帐目不清,因而假酒易于混迹其中;二是洋酒的商品包装知识需要向商家普及,洋酒的进货、校验途径有待规范。相比之下,管理相对严格的宾馆、高档酒店、超市、商场,洋酒的进货渠道相对正规,未见假品出现。
二、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打击制售假酒的违法活动,需要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打击力度,一是加强查堵源头的工作,对制假窝点要认真查处,一经发现,严惩不怠。二是通过罚款等处理手段使商场、酒楼与批发市场认识到规范洋酒进货渠道的重要性。三是通过新闻媒体或相关渠道向消费者及经销单位介绍如何从标签和外包装识别假酒的常识,使广大消费者增强抵制假酒的能力。四是广大消费者尽量到规范的商场、超市选购洋酒商品,以免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