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酱菜企业滥用工业原料生产土坑酱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 16:35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 |||||||||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记者 白战林 特约记者 孔永强 近年来,为保障食品安全,国务院和质检总局对食品问题三令五申,要求各部门对食品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坚决查处、严厉打击。然而记者春节前却接到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
2005年五一前夕,当地媒体就曾报道:平乡县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根据群众举报,在李庄村联合执法,查处一家用工业盐腌制酱菜的非法加工点,这是一家没有任何经营和生产手续的黑作坊,加工现场脏乱不堪。在这家没有手续的加工点查获到一些印有保定某酱菜公司产地的包装纸箱。 所有情况表明,当地腌菜行业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为此本刊记者三下平乡,对当地的酱菜加工情况进行了明察暗访。 “十项菜”行销五省区 提及平乡酱菜可能知者甚少;但要说起“十项菜”,在河北省邢台一带几乎家喻户晓。 只要听到外面有“十项菜”的吆喝声,村民不出家门就能猜到:平乡卖十项菜的来了。据说,当年卖菜人拉着车子出来,直到把车上装的酱菜卖完为止,这样他们要在外面呆上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平乡这一颇有历史的“祖业”发展又如何呢? 据当地人介绍,酱菜行业近年来不但在生产规模方面有了很大突破,而且产品销路也得到了拓宽。人力板车换成了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一处处数万斤蔬菜容量的腌菜大池替代了以往盆缸瓦罐、小打小闹的家庭制作方式;由原来走村串巷式的区域型叫卖逐步迈进跨地区、跨省市的远销行列,产品远销北京、山西、内蒙古、天津等地。 经营规模上去了,但是酱菜质量是否也明显提高了?生产工艺条件又有怎样的变化? 记者第一次走进李庄时,只闻到有腌制酱菜的酸臭味道,却没有看到敞开家门的加工户。从街头巷尾丢弃的一堆堆大蒜皮和干巴巴的酱菜渣滓来看,也只能说明,这里有腌制酱菜的迹象,但没有看到这个村的酱菜制作现场。难道知情人所反映的情况有误?! 无奈,记者在李庄村转了一圈后又返回平乡镇。“不是说你们这一片做酱菜的挺多吗?都在哪几个村呀?”看到路边小卖部的老板,记者便上前与他聊了起来。 “你想要什么菜?我们这里腌菜的村有好几个呢?有小打小闹的,也有开加工厂的。规模比较大点的主要集中在于柳庄、李卜和麻头寨三个村,按加工的品种来分,有做辣椒酱的,有腌糖蒜的,还有专门腌制大头菜、芥菜和其他酱菜的!”一听说记者是来做酱菜生意的,中年老板很热情地为记者介绍。 “你们这里种蔬菜吗?从哪儿进原菜?产品销路如何?”记者问。“我们这片做出来的酱菜销得可远了!成都、太原、天津、上海等好多地方呢,据说,在北京还有几家专门批发平乡酱菜的门市!”提起这里的酱菜行业,当地人无不引以为荣。“虽说我们这一带种植蔬菜的很少,但是,用于腌制酱菜的原菜并不缺。看见没,停在路口的那辆货车上装的就是外地人送来的蔬菜,一会儿就有附近村的人来接货了!”中年人手指着公路对面一辆用苫布盖着的白色货车对记者说道。 “师傅,你是来这儿送菜的吗?你们是哪里人,这些菜都是当地种植的吗?送到这儿合多少钱一斤?”看见从驾驶室里走下一个年轻人,记者上前搭话。“我们是从邯郸来的,经常往这儿送菜,我们村几乎都是种菜的。原菜不值钱,送到这儿一斤才卖一毛五、六分钱!”那个年轻人一边检查车况一边回答着记者的问话。 看来“十项菜”销路很广。为什么记者却难找到加工现场?知情人告诉记者,这里的人都是关起门在家搞生产,平时大门紧闭,只有进菜或者出菜的时候才开门。了解到其中内情,记者决定再下平乡,探根究底。 土坑腌菜 工艺原始 2006年1月16日上午,记者根据掌握的线索,再次来到位于平乡县平乡镇北部的于柳庄村调查。天气阴沉沉的,远处的喇叭里正放着河南的豫剧。在这里,老百姓除了河北梆子之外,最喜欢听的就是豫剧了。 是时,正是平乡镇人赶集的日子。走在街上,到处弥漫着年味,大街上商贩们各自占据有利地势,叫卖声一片,小孩子的新衣服、对联、肉食、年历、瓜子糖果等几乎占据了商品的大多半。老农们在瑟瑟的寒风中用龟裂的手点着钞票,想着怎么能把手中的钱变成尽可能多的商品,好让家中过个富足的大年。 然而奇怪的是,在这条街上却没有一家做酱菜生意的,如此反常现象在记者心头悬了个大大的疑问。记者步行从集市往北而上,来到酱菜比较集中的于柳庄村,这里的辣椒酱远近闻名。 离于柳庄尚有几里地,记者已经明显感觉到空气中飘过的腌菜味。离村子距离越近,腌菜的酸臭味也就越大,记者的鼻子已不适应。路上的腌菜痕迹也明显多了起来。村头,一片片石棉瓦掩盖的大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知情人告诉记者,这就是腌菜用的大土坑。记者闻听立刻上前查看。 记者俯身看去,在石棉瓦覆盖下,坑中的咸菜上漂浮着一层腐烂物。一阵风吹过,地面上的土随风吹进腌菜坑,覆盖在菜上面。 抬眼望去,眼前的腌菜坑多达十多个。其中有的已经废弃,土坑的本来面目显现在记者眼前。这使记者对土坑腌菜“工艺”有了初步认识。想必起初当地人都在家中腌菜,但是随着规模不断发展,有人走出家门,在自家的田地里挖坑腌菜。工艺非常简单,挖坑,然后用塑料膜铺在坑中,这样能起到防漏保温密封的效果,投入腌菜用料后,再用土袋或者石头压在上面,防止腌菜露头,避免变质。一切操作完成后,再用塑料封盖严实,上面覆盖土层。这样经过一段时日后,一坑腌菜就“新鲜”出炉了。 腌菜坑旁边是个池塘,里面的水已没有多少,结了厚厚的冰。池塘四周已经重重围上了各种菜的下脚料,记者能识别的有大头菜的菜头菜皮、辣椒根、烂萝卜,还有几种菜记者说不上名字。下脚料随着池塘的坡势,几乎要将整个大池塘填满。由此看来,这里腌菜的规模相当可观。 进入村子,记者发现村中约有80%以上的人家都是家门紧闭,但是门下却都不同程度有腌菜水流出。 看来酱菜生产确如知情人所言在秘密进行。 往前走,路东一家大门紧锁,在这家大门的外面,记者发现有三、四个盛满大头菜皮的垃圾筐,门缝里也同样散发出浓浓的酸臭味。随着走访的不断深入,当地酱菜生产的情形逐步全景式地展现在记者面前。 据记者初略统计,光是建在田间的腌菜池竟然多达到20多个,有的已经揭开了,里面的菜裸露在空气中,石棉瓦就是其遮尘防土的过滤网。有的腌菜池上盖着厚厚的土层。 好不容易,记者看见一户开着门的人家。一位老大爷正带着几个孩子走出家门,记者立刻走上前去探问究竟。 “你们村都腌什么菜呀?我们想做点批发生意。听说于柳庄做辣椒酱的不少,但在村里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有人在做。” “我们村做辣椒酱的多,但现在不是时候,还都在池子里呢。你可以到那些池子中看看,想要什么你找人谈谈就行了。” “你家没有腌菜啊?” “没有。”此人称自己现在主要任务是带孙子,挣钱的事情主要靠子女们。 他告诉记者,他们这个村的酱菜生产规模都比较小,没有大的加工厂,麻头寨的加工厂比较大。他还好心地建议记者,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在做酱菜生意,如果想降低进价的话就多走几家。谢过这位大爷,记者直奔麻头寨。 工业原料现身 走出于柳庄,向西大约一公里多路程,就是那位大爷指的——麻头寨。听说记者是来联系酱菜业务的,在该村路口一位老人为记者指明了方向。 在麻头寨村,当记者路过位于街南的一家酱菜加工厂时发现,新油漆的两扇大铁门上着锁,从门缝向里望去,里面的状况跟记者以前见到的情况并无两样:空旷的厂地上分布着十几个腌菜大池。也许是中午时分,厂里空无一人。在这里记者看到,除了有几个用塑料薄膜和泥土覆盖的大坑外,还有七、八个敞开的池子,有的池子里面还有尚未出坑的酱菜仍然泡在黄褐色的水里,而供工人随意上下的一块块木板和简易梯子就随处丢放在坑里的酱菜上面;还有几个坑里的塑料薄膜已四分五裂,露出坑壁上片片泥土,坑内是一洼洼散发着恶臭味道的黑水。 穿过街道来到村子西头,记者又被一股浓浓的酸臭味呛得止住了脚步,扭头一看,发现街北又是一家半开着大铁门的酱菜加工厂,里面是一处处简陋的棚子,一阵阵嘻笑声和呛人的味道从里面飘散出来。 记者决定走进去看看。这家工厂大约占地两亩。院子的南边,是两个大棚,里面响声不断,记者走过去,原来是男主人在里面挖菜。男主人穿着靴子,在腌菜池中不断踩踏,随着每次有力的踩踏,不断有黑水在他的腿四周溅起。臭味也顺之蔓延上来,让人有想吐的感觉。 旁边一个池子腌制的萝卜,一半已经被起出来了,剩下的半露半淹地还在池中腌着。院子的西边是几个水泥做的池子,上面压着大石头,看来正在腌制中。东边的池子是腌蒜的,里面的蒜大部分都被卖出去了,所剩无几。记者试着尝了口池边的蒜,进口发苦。 这时候,旁边几个白色编织袋引起了记者注意。记者随手翻开看了下,顿时不禁失色,“粉盐”,这个不是工业用盐吗?除了粉盐还有苯甲酸钠,记者还在其袋子上看见,“适量使用”的字样,至于用量怎么控制,记者不得而知。 院子中间是几台加工腌菜的简单机器,上面还挂着正在加工的菜丝。在一个被用塑料蒙得严实的厂房里面,女工们不时传出嬉笑声音。记者循声而去,一位女工挡住了记者的去路。问记者是干什么的?记者告之是看菜的。这时,一个女老板模样的人从里面走出来,告诉记者谈菜的事情可以找她。于是记者便和她攀谈起来。 女老板告诉记者她的菜销路相当不错,一般家中没有存货,如果记者想要的话可以提前打个电话预定。在跟女老板谈话的时候,记者发现,在不起眼的角落中,放着胭脂红、香精等添加剂,而这些都是在酱菜制作过程中不能随意添加的产品。 池子中泡着的辣椒酱已经发出阵阵恶臭,地下污水横流,即使这样老板娘还不忘吹嘘自己的食品卫生条件如何如何好。 记者在与女老板的谈话中还了解到,这里的海白菜是用颜料染成的,至于染色的东西,老板娘说是食品绿。然而记者却发现,所谓的“食品绿”瓶上并没有任何说明或者标签。 记者假称自己需要点样品回家试着销售,销量如果好的话就会大批量进货。老板娘先说没有,后来在记者的要求下,从一个纸箱中拿出了一包菜,用脏兮兮的抹布擦了两下递给记者,“海白菜10块。”不很清楚的标签纸上面标注的厂家是“河北平乡县康佳食品厂”,然而地址却并没有标明,只是简单地写了电话,生产日期更是难觅踪迹。 记者问:“这能值10元吗?”“在外面能卖15元呢,我本身就没多要。” “这些菜都往那里卖呢?安全吗?” “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送,销售周边几个省呢。从来也没出过什么问题。”看来老板在起厂名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酱菜质量不可能有问题。 告别了康佳酱菜厂,记者发现,在村中时不时有人问记者做什么的、哪里人,也许一天的走访已经让村民们有所察觉。记者一行决定,马上顺公路回县城。回城途中,记者发现路边上有一家加工厂,上午还大门禁闭,这个时候已打开了个缝隙。透过缝隙,记者发现里面的人正在往一辆三轮车上装货物,记者马上拿出相机,拍完立刻就走。谁料想,记者没走出多远,身后就有人喊站住。 记者转过身去,原来是个身穿皮夹克的三十左右的男人。“过来。”记者走了过去。“你们干什么的?”“来联系业务买菜的。有什么事情吗?有生意要介绍?”记者装糊涂,同时不忘向那人展示自己手中的“海白菜”。“做生意怎么拿着照相机啊?”“没有啊。”记者急中生智,立刻拿出自己另一个兜中的手机。“手机。”“哦。”那人似乎松了口气,但还是充满戒心把记者从头到脚打量一番,一走一回头回家去了。记者心头的石头也落了地。 回到街上,记者对平乡镇的几家副食品商店为什么没有酱菜出售的事情再次进行了调查。有一位大嫂看记者手中拿着买的酱菜,悄悄告诉记者:“你们是外地人吧,这里的酱菜你们也买!”记者不解。“这里的酱菜不仅脏而且里面还放些东西,吃了不好。我们这里的人宁可不吃也不就近买这里的酱菜吃。” 原盐当街叫卖 在对这里几个村庄的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除了在场地大小、生产规模和有无外包装等这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外,而其生产工艺、卫生条件、以及在使用原配料等制作程序上都是千篇一律:就地而挖的大土坑,里面铺一块塑料薄膜;坑里用原盐腌制的酱菜,浸泡在到处散发着酸臭味道的污水里;上面是四壁敞开的简陋顶棚,任凭风吹雨打、猫窜狗跳而毫无遮掩。这就是一家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而远近闻名的“酱菜加工厂”。 可想而知,在如此简陋低劣的环境中生产出的酱菜食品又如何能保证产品质量呢?明知是国家禁止使用的腌制原料,但在具体操作中工业盐还是被广泛用在涉及千家万户的酱菜食品中。那么这些原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里面也是腌菜的吗?”看见李卜村有家敞开的大门口挂着“此处售盐和卖化肥”的小黑板,记者便向正在那里摆弄三轮车的年轻人问道。“这里面是销售化肥和卖盐的,不腌菜!”年轻人抬头看了记者一眼,低头继续忙他的活儿。“你们这儿卖的是什么盐?咋卖呀?我能进去看看吗?”“你是哪儿的?来这个村联系什么业务啊?”那位年轻人刚想拒绝记者进去,这时,一个五十岁左右的“机关干部”模样人端着水杯从屋里走了出来。 当得知记者是来谈酱菜业务而路过这里想看看盐的销售情况时,这位好客的“机关”人把记者领到了大院里面存放盐的地方。在一座废弃的仓库里,记者看到,角落处码放着一袋袋用编织袋包装的大粒盐,旁边是一袋袋的化肥。走到跟前仔细一看,只见包装袋上很明显地印着“河北原盐”四个大字。难道说,这就是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加工行业使用的工业盐吗?“对!原盐就是工业盐,这不,南和县的钢锉制造厂还经常来我这里拉这种盐使用呢!我们这里的酱菜加工厂也都是用这种盐。” “要按规定说,原盐是不允许用来腌制酱菜的,应该使用精制的加碘盐,而且都还必须是小包装的。”那个人便随手从那堆化肥袋子的后面拉出一个仅有的少半袋“精制碘盐”,“你看这种盐跟那些原盐比白得多了,而且盐粒也比原盐小!”记者在那堆原盐包装袋上面看到,从袋子里面漏出来的盐粒比精制盐大多了,而且颜色偏黄。“国家不是有规定,不让食品行业使用原盐吗?你们这里怎么还都用它腌菜呢?”记者问。“平乡腌制酱菜在全国都有名气,而且用盐量也很大,所以,我们这一带用这种盐腌制酱菜是经过省、市有关部门特批的,除了我们平乡县能用这种盐,其他地方一概不允许使用!”这位对盐业并不陌生的“机关”人原来就在平乡县盐业公司上班。“正因为我是盐业公司的人,才能做盐的销售生意,这一行不是人人都能干的!”看来,这位师傅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很满意。 但是,记者怎么也想不到,既然是盐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而“严禁将原盐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乃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人人皆知的规定,怎么到了平乡就变成“特批特许”呢?难道真像那位盐业公司的人所说,如此做法是经过了省、市有关部门特别批准? 为证实“于酱菜加工行业能否使用原盐”这一问题,记者以一个做酱菜加工生意人的身份咨询了邢台市盐政管理处,该处的一位李先生告诉记者,腌制酱菜允许用一种叫晒盐的食用盐,这种盐比原盐粒小,也是一种加碘盐。但是,绝对不允许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原盐,一经发现,盐政部门将严加查处。 据记者了解,腌制一斤蔬菜就需要使用二两盐,由此不难看出,这里需用盐的总量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知情人曾就腌制酱菜使用原盐与精制碘盐的差价算过一笔经济账。在当地,买一袋标重为50公斤的原盐需要33元左右;而买一袋同样重量的精制碘盐则要用50多块钱,这其中一斤盐就相差一毛七分钱。按一个腌菜大坑5到10万斤的蔬菜用量计算,一坑菜就要用盐10000--20000斤,而这其中的差价就相隔1700到3400元。一家加工厂平均按8个腌菜坑算,这一年下来,每家就有13600到27200元的利润差别。也就是说,用原盐腌制酱菜比用精制碘盐一年就能多挣一万三到两万七千元,难怪这里的加工户都用原盐制作酱菜。 重拳出击 源头治理 记者在采访中还留意到,生产酱菜的这些所谓企业的生产场所都没有挂厂牌,然而在其批发出去的腌菜包装上却都写着:河北平乡某某酱菜厂。至于生产手续,知情人告诉记者,这里不少加工厂连卫生许可证都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更是无从说起。没有合法的手续和证件,只能偷偷摸摸地生产,这也印证了记者在采访中所见到的情况。 随后记者赶往平乡县工商局了解当地酱菜企业的注册情况。但是那里的办公人员以具体负责人不在为由,并未向记者提供情况。记者又赶赴平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采访。局长王增社告诉记者,当地酱菜生产已经存在多年了,但是只有两家提出申请生产许可证,其他的都处于无证生产状态,属于节前严打的黑加工作坊。至于在生产中存在使用违禁工业原料的情况,在以前的执法工作中还没发现。 王局长指出,记者购买的“海白菜”包装 上有多项标识都不符合食品标签要求。在配料一栏中,赫然发现写着“碘盐”的字样。王局长告诉记者,腌菜中使用碘盐一是成本高,二是容易导致菜在腌制过程中变质。而这家叫康佳的食品厂这种行为无疑是画蛇添足、掩耳盗铃。 据了解,在腌菜行业中,使用最多的原料是盐,由于成本和工艺的原因,行业内主要使用晒盐。然而记者在采访中见到的粉盐(一种原盐),则是严禁使用的。 王局长当即表示,立刻与县政府协调,组织执法行动,彻底打掉那些无证腌菜作坊和工厂,确保春节食品安全。 2006年1月16日,平乡县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就加强酱菜生产企业整治进行专题研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成立了平乡县酱菜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开展酱菜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合行动方案》,对整治活动的重点、具体分工及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自1月17日起在全县范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酱菜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17日下午,记者对这次的联合执法检查情况进行了跟踪采访。 按照事先规划的路线,执法人员首先来到位于平乡镇于柳庄村南的一家酱菜加工厂,门口没有任何标志,院内到处溢漫着一洼洼散发出酸臭味的污水,用来腌制酱菜的原菜随地堆放着,三五一伙的家庭妇女围坐在那里忙碌着,见到执法人员进厂检查也丝毫没有停下手中活计的样子。 “你们老板在吗?看一下你们的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执法人员在向这里的人讲明此次行动的意义后,要求查看这家酱菜加工厂的有关手续。然而得到的答复是:老板不在。 随后,执法人员对这家加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从脏乱不堪的生产环境和即将加工的原材料随地丢弃的迹象来看,执法人员就已初步认定这家加工厂的的卫生状况远不及食品加工环境的相关要求。 同时,执法人员在这家加工厂一间低矮简陋的“加工车间”内还发现大批已经包装好的各类酱菜,随手拿起一袋用塑料袋包装的酱菜,执法人员发现,在这个包装袋上印着的标识内容中,不但生产许可证号码和条型代码涉嫌私自伪造,而且包装上只有保质期并无生产日期。 针对这家加工厂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依法对其生产的产品异地封存,并对这家企业下达了停产整顿通知书。 执法人员结束对这家加工厂的执法检查,再到该村的其他几家酱菜加工厂进行检查,发现每到一家企业都是大门紧闭,而从那一家家酱菜加工厂不时溢出的散发着酸臭味的腌菜污水迹象来看,又不像是早已停业的状况。更何况在记者前一天的暗访时,看到的这些加工厂都还在不停地忙碌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当地人对付检查惯用的招数。 沿于柳庄西行,执法人员一行驱车来到麻头寨村。在该村西南角有几家规模比较大的酱菜加工厂,但这几家大门口也同样没有任何招牌,循污水闻酸臭却也不难识别一家家酱菜加工厂的所在地。 执法人员对该村两家企业检查中发现,这两家加工厂的卫生条件根本未达到相关要求,包装标识只有保质期而没有生产日期,明显违反有关规定,但不知何故,这两家均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针对这种情况,执法人员当场对其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在此次联合执法检查活动中,记者看到,各部门充分发挥整治合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辖区内酱菜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小加工点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检查生产企业加工环境是否达到卫生标准、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营业执照、有无卫生许可证、有无执行标准、食品标签是否规范、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产品是否存在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假冒包装标识等违法行为。 据统计,此次整治活动,共抽调执法人员25人,出动车辆60 辆次,检查酱菜生产企业、摊点26家,对3家无证经营户下达了取缔通知书,对11家下达了责令整改书,查封存在包装标识不规范等问题产品290件,销毁劣质不合格产品1万公斤,停业整顿3家,吊销卫生许可证1家,罚款2万余元。治理整顿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取缔了无证生产加工作坊,督促有关企业完备生产设施,规范生产、合法经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合格要求,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卫生的食品消费环境。 滥用工业原料害处多 记者就平乡腌菜行业存在的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据她讲,工业用盐根本就不准许在腌菜中使用。她分析说,当地的腌菜工艺非常简单原始,在腌制过程中,蔬菜和工业盐混合后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尤其是在杂菌和霉菌作用下,蛋白质和亚硝酸盐进一步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具有极大致癌性的物质亚硝酸铵。 至于记者在作坊中发现的“食品绿”,范教授说自己没听说过这样的产品,应该是一种染色剂之类的物质。她还告诉记者,大多数腌菜行业中都存在用绿色染剂情况。正规的企业一般使用叶绿素铜钠,而其他的则用的都是些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允许使用的工业染色剂。 暗访中发现的胭脂红、香精,在腌菜时可以使用,但是在用量上是有限制的,而加工作坊在用量上往往没有严格控制。有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食品安全事故中仅仅因食用腌菜而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就有60余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