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曝光台 > 正文
 

腊肉腊肠疑用不新鲜猪肉制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15:1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汤新颖 通讯员 胡燕妮) 昨日,广东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日对全省7地市流通领域销售的这三类商品的质量抽检情况,总体合格率82.1%,比去年有所下降。花生油掺杂使假、酱油细菌超标、腊肉腊肠出现酸价等现象成为主要问题。

  食用植物油合格率最低

  此次抽检共抽查了广州、珠海、汕头、汕尾、肇庆、东莞、清远等7地市25家超市、商场、批发市场销售的应节食品共151批次,合格124批次,不合格27批次,总合格率82.1%。剔除纯标签不合格的5批次,内在质量合格率85.4%。

  此次抽检发现,食用植物油的合格率最低,为79.2%,腊肉腊肠为86%,酱油合格率是81.1%。

  抽检发现,部分花生油存在掺杂使假现象,有7个批次花生油折光指数和相对密度不合格,说明里面掺入了其他食用植物油(如菜油、豆油等),据悉,菜油、豆油的价格比花生油的价格便宜一倍左右。未发现有使用发霉花生榨取花生油的现象。

  4个批次腊肉腊肠酸价超标

  尽管53批次酱油的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指标全部合格,但有3批次菌落总数指标超标,不适合销售和食用。此外,3批次的酱油氨基酸态氮严重不合格,有的甚至低于国家标准一半以上,表明蛋白质含量缩水。

  腊肉腊肠的过氧化值、亚硝酸盐和黄曲霉毒素含量全部合格,但有4个批次的酸价超标。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冯所长表示,酸价是衡量含油脂食品氧化酸败程度的重要卫生指标,可能是由于做腊肠腊肉的猪肉不新鲜造成的,油脂酸败会使油脂分解产生

脂肪酸、醛类和酮类等化合物,不仅使商品的色、香、味发生改变,而且酸败的氧化产物如醛、酮等具有一定的毒性,能影响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从而危害身体健康,因此,超标的商品不适宜销售,更不适合食用。

  抽检还发现,有11批次商品的标签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添加防腐剂、抗氧化剂但未标注具体名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