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曝光台 > 正文
 

成都医托猖獗欺行霸市 金领级别月敛财达上万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12:14 工人日报企业周刊

  近段时间,在成都著名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附近出现了一支由当地警方、卫生、药监、街办联合组成的治保巡逻队,专门打击长期在医院周围靠游说“拉客”的医托。

  然而,此次打击力度远超历年的行动,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巡逻队一出现,医托就“按兵不动”;刚一离开,医托又见缝插针———散发“特效药”宣传单,暗中兜售挂号单,“奉劝”就诊者到其他医院……“猫鼠战”一再上演。

  事实上,流窜于华西医院附近的医托早在1992年就形成了一个“群落”。他们与一些小诊所和医院形成了一个经济利益“链条”,每拉到一个病人就收取一定的提成,每人月平均收入一般都在三四千元左右,“金领”级的医托每月能刮钱上万元。

  被骗的患者,大多是从外地赶到成都看病的普通老百姓。11月25日,从甘洛县陪家属来华西

医院看病的王应宏老人在挂号时被一个医托“缠”上了。医托称其亲戚得过与王应宏老伴一样的风湿关节炎,是名医张医生治好的。老实巴交的王大爷跟着医托去了某诊所,对方只把把脉便开了2000多元的草药。王大爷后来才知道,这些药根本就不可能治好病。

  华西医院石永康院长认为,目前能够提供合格医疗服务的城市医疗资源总体不够,医患之间供求关系紧张,这是医托猖獗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医疗机构为了争夺市场无序竞争,一些医疗机构便雇医托“拐骗”病人。

  记者了解到,成都众多大医院的保卫部门很早就开始了对医托的打击行动。但由于无法可依,所谓的“打击”最多也只能将医托赶出医院的“地界”。结果,各大医院附近的医托“越赶越多”。华西医院有关人士说,13年前该院门口最多只有20多个医托,如今已发展到200多个。

  四川省直机关一位干部则直率地说:医托和部分医院的“医疗欺诈”,是医疗市场里面一对“伴生伴长”的“毒瘤”。医托固然是利用普通百姓的“无知”在钻医疗市场的“空子”,但不少所谓正规的大中型医院在利益驱动下对患者“不宰白不宰”的恶劣做法,也从另一个侧面助长了医托的“繁衍”。

  就在成都成立治保巡逻队专职打击医托的同时,一位在成都某公立医院有8年工龄的儿科护士毅然辞职,独自创办了一家号称“护士陪你看病”的“医疗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这位原儿科护士说,自己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偏要辞职出来,主要是因为看不惯医院一些人利用手中的处方权任意宰割病人。

  两年前,一个年轻人因感冒到这位原儿科护士所在的医院看病,医生竟给他开了两天的输液药,花费500多元。事后,这位医生竟然大言不惭地说:“这小子有钱,不宰白不宰。”这使她决定开一家专业陪护公司,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病人提供咨询服务,一方面替病人省些钱,另一方面防止他们被医院任意“宰割”。

  专家指出,医生手中开处方的“一支笔”一旦失去有效监督,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也就在成都出重拳打击医托期间,东北哈尔滨一所公立医院曝出“550万天价医药费”的惊人新闻。据初步调查,哈医大二附院涉嫌严重造假,且存在过度治疗、过度开支和重复收费等严重问题。面对“中国最昂贵的死亡”,也就不奇怪医托何以猖獗。

  “从山区来的老百姓,哪个懂什么医?在成都又无亲友帮助指点,遇到的大医院往往价格又高。我们之所以听信于医托,还不是吃个‘无知’的大亏?”一位来自边远地区巴中市平昌县的患者亲属愤愤地对记者说。有关专家称,医托现象的“屡禁不止”,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无法可依,但根子还是医托利用了患者应享受但享受不到的看病就医的“知情权”。正因为没有“知情权”,才为医托提供了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