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活动猖獗技术不断提高 惯用伎俩八招揭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5日 12:20 《财经时报》 | ||||||||
招一:设置虚假订货窗口 现在北京有很多这样的书店,没有任何牌子,就放了几十种样书在那,一样一种。如果你要,那当然不是一两本,一要就是上百本,订下来以后,他到印刷厂去印。这些一般都是外地人,他们就是把北京作为一个窗口,跟办事处似的,盗版源头则在外地。
招二:老板隐身 在南方一些地区,很多非法小工厂都在生产盗版物,老板是谁,工人并不知道,只负责生产。如果被查处,警方一时也找不到老板,而这样的工厂只要运转半年就可以捞到远大于本钱的非法利润,即使半年后工厂被关掉也无妨。 招三:顾左右而言它 人民文学出版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次他们接到举报盗版其《中学生必读》系列图书的窝点,相关部门找到这个地方后,发现几个人正在装订盗版图书,当涉及处罚时,这些人指出他们只是在装订,如果按非法所得计算,装订的非法所得并没有多少,可以接受罚款。 招四:借助空运 盗版物的运输环节是实现盗版利润的最重要环节。盗版物一般通过公路、铁路运输,现在则发展到空运了。 招五:规避运输风险 一些大盗版商的运作已带有“黑社会”性质。给盗版商搞运输的工人一般都是临时雇来的,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运的是什么。在运输过程中还会被命令临时调换另一辆装满货物的运输车,究竟是什么货物,他们也不会过问。 招六:发展“盗版信用” 盗版商一般是先发货再回款,这不是为了预留销售风险,而是因为货物在途中可能被有关部门发现查获。查获损失由发货方承担,这些风险损失其实早就被盗版商计入成本。为降低接货人的风险,先发货后收钱,“盗版行业”似乎也存在信誉问题。 招七: 寻求地方保护 有关部门曾查处过遵化一家印刷盗版物的工厂,查处并吊销营业执照后不久,地方政府某些人士提出,原工厂的百十号员工无处可去,还是要解决其就业问题。 招八:高科技以假乱真 盗版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盗版物质量与正版物不断接近,从印刷、包装到内容都可以乱真。很多盗版制作非常精致的光盘进入一些知名商场,价格也卖得和正版一样贵,即使出版社也只能从低廉得惊人的折扣上看出是盗版。(李娇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