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血统,六年特种兵,游学法国,北京西藏风情餐吧老板,这是一个叫拉木措的女人神奇的人生
文/本刊记者 庞建新
在北京西城区一条名叫烟袋斜街的狭窄胡同里拥挤着各种肤色的游人。一个别致的
藏式小店格外地吸引游人的视线,身着藏服的英俊小伙子热情地与他们“扎西德勒”。
这个名为“天堂之约西藏风情”的小店位于什刹海和银淀桥附近,每天傍晚时分,后海的风景吸引了不少游人和时尚人士。小小的胡同挤满了餐吧、酒吧、特色饰品店,音乐在夕阳的余晖中缓慢流淌,让人沉醉其中。
店主拉木措,略带异族风情的康巴女子,留着两条长长的辫子,额前与发梢的头发微微卷起,目光高傲,影姿却风风火火,与后海的悠闲有些不和谐。
不寻常的人生
2000年,25岁的拉木措离开了已经生活一年半的巴黎来到北京大学汉语语言文学课堂,一年后还是学生身份的她注册了“天堂之约西藏风情”,包括标识和藏文等三项。而当时的她开店初衷不是做生意,她只是想让北京人了解西藏真正的东西,真正的文化。
也许是出于文化展示目的,她的饰品店也与众不同,在汉藏时尚人士中口碑极好,为此她自己也认识了不少的朋友,聚集了不少人气,生意也就越做越大了。
拉木措的家乡远在西康地区,那里曾经是文成公主住过的地方,西康藏民一直怀念这位伟大的公主,至今念念不忘文成公主带来的唐朝纺织和耕种技术,唐代著名的卷草纹,全相花至今被康巴人广泛运用服饰面料地毯等染织领域。
拉木措,藏语意为“湖”、“观音菩萨”的意思,从小生活在大山寺院里的拉木措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四岁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她一直是由外婆辛苦养大。外婆是印度人,曾是留学法国的高才生,那个时候的留学法国的印度女子并不多,外婆就是其中一个,拉木措常常以外婆为自豪。
受外婆的影响,拉木措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对印度和欧洲的文化有自己的见地。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拉木措有着6年军旅生涯,而且是特种兵。她还是十来岁的孩子时就参军,军队生活磨炼了她坚定意志和雷厉风行的性格,直到现在她依然做事果敢,不怕失败,想做的事情都要大胆地去尝试。
拉木措骨子里是一个喜欢自由生活的人,军旅生活结束后,她便开始了自我实现的游历生活。第一驿站,她选择了外婆的家乡印度学习建筑设计、绘画和唐卡,四年半后又奔赴巴黎学习,似乎她在追寻着外婆当年的足迹寻找着自己的生活。
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拉木措比同龄人更早悟出生活的真谛,来北京是她人生的第三个驿站,而这一站一呆就是5年。在北京的这几年,她曾放弃了国外基金会的工作,专心做自己的事。
辞掉稳定的工作后,拉木措的精力就更旺盛了。她选择了离后海不远的鼓楼后面作为“天堂之约西藏风情”二分店,为了让小店的藏饰与众不同,她经常往返在印度、尼泊尔、西藏和北京之间。她的一些日常洗漱用品从来只放在一个小型的红色旅行包里以备随时出差用。“我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今天在北京,明天可能就不在这里了,”拉木措笑着说。
在离二分店不远处,还有她亲自设计并建成的藏式风格的房子,那里曾是她开的一家藏餐吧。
沙龙性质的餐吧
拉木措总是很忙碌,店开多了她自然忙不过来,起初她把家里的妹妹带来北京帮忙,后来也带一些肯出来外面“闯荡”的孩子,在五年里她从西藏带出来30多个青年,可真正留下来并能成功做事的也就3个。
“很多孩子还是回老家结婚生子了”,拉木措无奈地说。文化的冲突使这些初来北京的藏族青年极不适应,卓玛是拉木措的表妹,来北京已经两个月了,可她没怎么出过门,听不太懂汉话,不认识汉字,卓玛不敢自己出去逛街。
尽管拉木措想让家乡青年走出西藏长长见识,也可以帮她的忙,可她必须操心他们的成长,告诉他们如何做人。在北京呆了五年,她也有受骗的经历。
她的第一家藏餐吧是从一位北京老人那里买下的房子,自己设计翻建了藏式风格小楼房,但房契还没拿到的时候老人去世了,拉木措损失了20多万元,最后不得不把餐吧出租给一个蒙古族人改做蒙古菜馆。
但拉木措的性格倔强,做事有始有终。经营藏餐吧的想法不停地萦绕在她的脑海里,很快,她的资金周转顺畅,她的新藏餐吧“天堂之约西藏人家”已经装修一新,就要开张了。
为了突出自己藏餐吧特色,拉木措在藏吧的装修上做了独特的藏式设计。拉木措是虔诚的信徒,藏吧的一楼作为佛堂之用,二楼是餐吧和茶吧。
拉木措喜欢做菜也喜欢品茶,她的菜道和茶道在朋友圈内交口称赞。令人惊讶的是她的藏吧里没有藏族的厨师,“来这里的人个个都是厨师,”拉木措笑着说,“你觉得你的菜做的好,那就可以下厨,大家来品尝,”“谁都可以下厨做自己拿手菜。”
很多来品尝藏菜的人休闲是第一位,品菜在其次。大家聚集到一起聊天、品菜、喝茶,俨然是藏吧沙龙。不过既然是餐吧,拉木措从不亏待远道而来朋友,她总是亲自下厨为他们做上几道藏族的土菜,菌子、牦牛肉、西红柿、咖喱土豆和面片,她能烧出西藏原味,最让人流口水的就是“西红牛肉羹”,这是尼泊尔菜中的经典,也是拉木措的拿手菜。做法简单,讲究火候,是把整个的西红柿去皮,白水熬,加上少许的牦牛肉沫,少许的盐,熬到恰到好处。
真正要做的事
“我有两个大脑,”拉木措开玩笑地说。拉木措的两个大脑一是指经营,二是指她的慈善事业。
儿时简单纯净的生活,影影绰绰地环绕在她的梦里,那个黑白色调的小木屋寺院,那个结满果实的庄稼地,还有外婆轻声唤着她名字的情景,她的灵魂深处印刻着家乡一切。
“西藏还很穷,很多地方的孩子还上不起学。”来到北京5年,拉木措没有赚到什么大钱,确切地说她把钱都用在支援她的家乡善事上。无论是藏饰店还是餐吧都不是为了单纯地赚钱,她要把这些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同为北京藏族商人,拉木措是个异类。她认为自己不是真正的商人,赚钱不是她生活的目标。
2004年10月,一座名叫格龙铁索吊桥建成了,它位于与西藏相邻的四川石渠县界内,在没有桥的日子里这条河水夺走了很多生灵的生命,很多牦牛在过河时被河水冲走。这座桥是拉木措与当地的活佛仁波切共同捐助建设的。
除了这座桥,拉木措还与活佛一起捐建了学校,让那些上不起学的牧民孩子免费来学习。为了酬到更多的钱来建校,曾在国外基金会工作的拉木措远去欧洲筹款,学校的资金主要来自欧洲的募捐,她经营的藏吧也成了支援善事的后方力量。
拉木措很累,她几乎每天都不会固定呆在一个店里看生意,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有时候她会帮助寺院设计建筑图纸,有时候也会搞一些新闻发布会的策划,拍一些照片,而她的内心却向往着恬静的山村,蓝天与白云下悠闲的生活。她打算把她的藏吧开到全国各个城市,不一定要喧闹但一定要有好的风景,形成一个连锁藏吧,创造更多的休闲环境。
拉木措有一个长远的梦想——建立一个私人收藏馆。拉木措的家族在英国做私人博物馆,这给拉木措提供了很大的信心。寺院的活佛会给她提供展品,而她只需要选址,策划展品,把西藏古代的和现代的展品放入的收藏馆内展示,如非常有名的翡翠唐卡、藏画、牦牛骨雕刻成的艺术品,甚至是《大方广菩萨文殊师利根本仪轨》中记载的雪山舍利。拉木措要把西藏最原味的文化拿到北京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文化。
“也许两年后这些事情都做成了,我也该离开北京了,”拉木措若有所思的说。“10年过去了,我要重新走一遍西藏,从藏南到藏北,重新拍一些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