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诗坛从金字塔式变成平面花园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0日 03:23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吴小曼

  专访《诗刊》主编叶延滨

  《财经时报》:《诗刊》从50多万到现在两万多份,发行量和以前相比少了很多,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叶延滨:当年《诗刊》发行几十万份,但那时,全国只有几百种报刊,电视和网络都没有。现在全国有八千多种刊物,还不算上万种的报纸,读者分流了,这是正常的事。

  另外,作者创作风格和流派多了,作品差别也大了,每一种样式甚至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读者群”,各个读者群之间的审美趣味大相径庭,这种态势,使诗坛从金字塔式变成平面花园式。因此,扩大版面,让更多样式的诗作得到发表,是与时俱进的要求。

  《财经时报》:相比上世纪80年代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的读者量下降了很多,加之网络的出现,《诗刊》将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叶延滨:诗歌的发展有起有伏,如同黄河九曲十八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走出“文化大革命”,一种开放的前景展现在中国人的眼前,国运人心,如火山喷射,也如巨流出山峡,展示了辉煌的景观。当然,除了国运人心,还有诸多因素让诗歌成为“风光无限”的原因,如当时刚提思想解放,许多新观念成为诗歌的内容,比方说反腐败、环保、科学是生产力、平反冤案等等都成为诗歌的热点。随着时代发展,诗歌曾担负的新闻、政策、民情表达等附带作用,都在正常渠道得到宣泄。诗歌成为诗歌爱好者的对象而不再是“大众舆情”的聚焦点。换句话说,诗歌回到了文学本身。

  网络诗歌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在纸质媒体上发表的诗歌是有冲击的。正如最早的诗歌是口耳相传,我们说它是民歌,因此,朗朗上口,有音乐性,通俗易懂,是口头诗歌也叫民歌的特点。出现了文字,在纸上写作的诗歌,讲究文字语言的美,除了口头表达的音乐性,更加注重文字的带来的新的艺术质素。

  而作为纸介媒体的中国诗歌,应该说在美学意义上发展得比较完整。网络是新的载体,当然会对诗歌产生影响,更自由,更杂芜,更难有共同的标准,也会将网络时代的新元素,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困惑带进诗歌。

  《财经时报》:当今诗歌被一些人看作奢侈品,诗人被称为另类社会人,你如何看待诗人身份?

  叶延滨:在作家圈子里,小说家和报告文学家该是什么样子?没有人去深究。散文家和批评家又该是什么样子?也没有去讨论?但一说到诗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样子——长得帅气潇洒,举止风流倜傥,言语幽默生动,这是年轻姑娘心目中的诗人样子,徐志摩大概是个例子。长得呆头呆脑,啥事都干不好,言语的伟人行动的矮子,除了写诗之外一无所长,这大概是个别官员心目中的诗人样子。长长的头发,迷茫的目光,永不成功的爱情再加上永远失败的婚姻,偶尔冒出的好句子再加上永远说不清的胡思乱语,这大概是文学圈某些人士对诗人的画像……

  其实,诗人不是一个社会职业,事实证明了,从皇帝到乞丐,从圣贤到流氓,从贵妇到妓女,都曾经出现过诗人,都有写诗写得优异者,也有写诗写得糟透了的!

  是的,在会写诗歌的各种社会角色中的一些人,因为逢遇机缘,诗歌得以传播,诗名得到承认,他的社会角色(公务员或教师等)被人忽略了。而这些写诗的人也以自己是“诗人”而骄傲,于是诗人成了人们常放在某些特定场面上的身份代表了。

  因此,多少年来,我谈到诗人是什么样子的时候,都不用一个模式去表达我的想法,因为任何“关于诗人是什么样的人”的表述,都可能与实际情况相悖。我只是提出一种希望,一种我欣赏的诗人品质。

  近两年《诗刊》的编辑们也一再提出“健康人格健康诗风”,也是在不同类型诗人中都可能找到的共同点。这也许算我们对“诗人是个什么样子”的期许,但愿这个并不“神化”的想法,能为更多的诗人所认可。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