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马清运:南加州大学走马上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5:27 第一财经日报

  继去年9月张永和受邀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后,日前,另一位中国中青代建筑师代表人物马清运,将于明年1月起担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至此,美国东西海岸最著名的两所建筑学府皆由华人建筑师统帅。他们之后,马岩松、李兴钢、吴钢等人也正跃跃欲试

  曹俊杰

  “Only Ma!”12月20日,上海当代艺术馆,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校长迈克尔·杰克逊在马清运就任建筑学院院长典礼上毫不犹豫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意味着中国建筑师逐渐拥有了世界建筑界的话语权。”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吴志强就中国建筑师“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如此乐观地说。

  彬彬有礼、身着西装、留一小撮胡子的马清运总会很礼貌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在美国

留学的经历使他的英语口音沾染上纽约腔,“我希望我的上任不具有地心引力的偏差,我会起到催化酶的作用,添加一些东西而不是改变规则。”马清运礼貌地回应校方的偏爱。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USC)坐落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成立于1880年,其建筑学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学院之一,几乎美国目前重要的建筑师都毕业于USC。在这场被称为“全球雷达式扫描”的遴选过程中,马清运首先进入了百人大名单。随后,通过一个由南加州大学12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评比,马清运成为进入最后一轮的唯一人选。

  选择他的理由

  荷兰人雷姆·库哈斯设计的CCTV央视大楼正在指责与赞赏中逐渐收工,瑞士建筑大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鸟巢”(即国家体育馆)也于近日宣布主体竣工……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目前正成为世界上国际建筑大师最多指手画脚的地方,似乎中国唯一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就是建筑师。

  但现在,以马清运等为代表的中国中青代建筑师,正在积极地用事实回击这些偏颇的观点。

  ●业界评价

  一、12人评审团之一的迈克尔·杰克逊:“马清运是中国的世界级建筑师,拥有全球视野。我们很快发现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他能带领学校走向世界。”

  二、同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吴志强:“国内大部分建筑师还只是沉溺于个人项目,而马清运却拥有国际建筑界共同的话题,并且可以很好地与他们广泛沟通,就连国际建筑大师进军中国也只有依靠他们才能表达自己。”荷兰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与马清运是好朋友,库哈斯在中国做论坛时,其抽象、指代不明的欧化长句往往要让马清运亲自充当翻译。

  三、马清运:“中国建筑师的灵活性和用手思考的能力为世界关注,大问题不拘小节的方式也令国际建筑师羡慕。”

  ●个人背景

  一、教育:马清运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随后成为了继梁思成、陈植之后又一位获得奖学金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中国人。硕士毕业后,他回上海创办了MADA建筑师事务所。

  二、成就:近年来,马清运与雷姆·库哈斯一起在哈佛大学进行珠江三角洲城市状态的研究。2003年,他受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之邀,参与了“你好中国”展览的策划工作。目前他受美国纽约库珀·休依特国家设计美术馆的邀请,正在筹划2008年的“中国制造”展。他还曾担任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陈述专家、上海青浦区城市发展建筑顾问、美国洛杉矶城市公共空间策略委员会成员。他更被都市时尚刊物选为“年度时尚权力人物”。

  他对建筑的看法

  同为留洋的背景,和张永和一样,马清运在中国仍然被各级建筑设计院一统天下的时候,率先回国建立了独立的个人建筑师事务所。这是标新立异、创设规则的一代人,他们很快站稳了脚跟,并把“建筑师”这个词语变得更加个性化和职业化。但与言必称“盖房子”、注重建筑实践的张永和不同的是,马清运宁愿选择“不盖房子”,《论语》中“君子不器”的文人境界是他最为向往的。

  “在我看来,如果建筑师只停留在建一座房子,这远远不够,跟我们的力量也不匹配。建筑仅仅是一种对问题的总结和解决还不够,还应该是一种对新的问题的发现和探讨。中国人有一种境界叫‘君子不器’,我想建筑师也不光是打造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马清运说,过去十年,他率领的工作室不遗余力地在中国的土地上实践了跨越文教、商贸、时尚、展览及视觉策略等领域。马清运熟知中国文化,围绕着西学的建筑思想,他正努力寻找中国所独有的建筑思想,“马清运的工作室是我少见的专注于城市建筑研究的一个。”雷姆·库哈斯说。

  “做房子跟做人一样。”马清运说。他坦承他的思想所受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三个人:一个是他在清华读书时的老师汪坦,对建筑非物质性的强调让他受益终身;和库哈斯的交流让他意识到建筑师不只是解决问题的人,更应该是发现深层问题的人;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在南美洲社会变革期间,把建筑思想变成了一种参与改变社会的能量。

  “别问我中国为什么出现不了建筑大师,我们为什么要期待大师?大师的标准根本不存在。”这个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西安乡村的建筑师,严肃与纯朴兼具,言谈之中仍闪烁着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以致他所做的建筑项目的“死亡率”在55%以上——然而在他看来,这些“死”掉的项目给他的体验最为丰富。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