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哥商标案历时8年将开庭 会花落谁家再受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01:25 北京商报

  肖玮

  “伟哥”商标官司在8年后终于有了新的进展。11月17日,这起曾轰动全球医药界的案件将在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伟哥”商标会花落谁家的话题将再次受到关注。而更重要的是,辉瑞公司旗下畅销药“万艾可”在中国多舛的命运也成为其他跨国药企的一个前车之鉴。

  这起“伟哥”商标官司要追溯到1998年,当时由辉瑞公司研制生产的抗ED(男性性功能勃起障碍)特效药“Viagra”刚刚问世并在全球引起关注,同时,“伟哥”这一名称也被媒体作为“Viagra”的中文翻译名称而被广泛使用。但随后,广州威尔曼公司抢先在中国注册了这一商标,使得辉瑞的“Viagra”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只能注册为“万艾可”。但同时,心有不服的辉瑞也一纸诉状把威尔曼公司告上法庭,也许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官司一打就是8年。

  “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看好中国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纷纷将业务向中国转移,但随后,中国在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较为薄弱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于是中国本土药企和跨国药企之间的官司越来越多。”一位药企人士表示。

  昨日,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戴浩森介绍:中国医药市场销售额每年都保持着两位数的飞速增长,这使很多跨国药企看好中国市场,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工厂,但当涉及到把研发机构放在中国时,这些企业都会显得格外慎重,“因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比较薄弱”。

  据介绍,一个新药的整个研发过程大概需要10年,花费8亿美元左右,如果专利药品进入中国后得不到有力的保护,那将使药企损失惨重,也不利于整个制药业的发展。“因此,中国应该加大对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戴浩森表示。而雷曼律师事务所郝俊波律师则从另一角度解读了“伟哥”

商标案,“其实,我国的商标法正在逐步完善中,而且其在2001年修改后引入了国际惯用的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条款。而通过这个颇有影响的案例,也提醒跨国公司应该更多地了解中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