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消费者的“戏份”哪去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00:01 北京娱乐信报

  原定于昨天正式实施的牛奶“禁鲜令”延期到明年1月1日实施,而这次延期,已经是该标准的第三次延期了。延期的理由和前两次延期惊人地一致——部分企业食品标签仍有较大库存量。

  而这个理由又是多么的苍白。其实经历过前两次的延期,食品标签的库存早就消化完了。因此“禁鲜令”第三度延期的原因,只能是其中的多方利益仍然没有协调好。

  2004年“禁鲜令”刚一推出,就引发了牛奶制品行业的大讨论,并迅速分化成支持派和反对派,实施过程又是一波三折。

  常温奶企业是“禁鲜令”的坚定支持派,他们得到了食品协会的支持,并将之上升为国家标准。而巴氏奶企业和奶业协会则一直反对“禁鲜令”,因为“鲜奶”是巴氏奶的一大卖点,“禁鲜”之后,将会导致巴氏鲜奶与其他加入巴氏奶原料的牛奶发生混淆。

  商品包装也好,标签也罢,当然是给消费者看的,两大阵营争夺的核心也是争取消费者。只是在这个与千千万万牛奶消费者有关的标签标准争论中,我们看到消费者完全“沦为”一个“看客”。任凭两大“主角”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上演了一场场“刀光剑影”,其过程之精彩、情节之曲折不亚于一部悬疑电视剧。

  笔者无意对是否该“禁鲜”作出评断,只是希望,今后类似这样的事情能有点消费者的“戏份”,哪怕是跑跑“龙套”也好。

  董长青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