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家家出行有车 人人月薪过万 广州发展有新思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16:00 中国消费网

  新城建设

  到2010年,新城建设初具规模:

  中部: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琶洲地区

  南部:大学城小谷围岛及南岸地区、广州新城、南沙中心区

  北部:从化温泉地区

  东部:沿黄埔-增城-东莞发展带

  西部:金沙洲居住新城、钟村-大石新城

  生态建设

  构建合理的“蓝脉绿网”生态格局,继续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城郊林业生态、构建城区生态廊道、推进城区园林绿化。

  面向2020年,广州发展的主攻点在哪里?城市定位会有变化吗?哪些地区将成发展新重点?旧城区还会改造发展吗?空间发展战略转移究竟如何优化又怎样提升?今天将向国内外专家提交的《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报告》,对广州的未来进行了一番思考。

  广州市规划局局长潘安表示,为了使总体规划得到全体市民的监督和拥护,规划部门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网上征询市民意见,至8月底已收集市民意见100多条。“新总规还请市民共谋方略,我们会一直收集市民意见,组织专家与市民对话、公示意见是否采纳,直到新总规敲定前的最后一天。”

  城市发展目标

  健康安全 人人享有

  2010-2020年,报告提出城市规划目标为:建设健康安全、人人享有的新广州——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文化昌盛、风貌独特。

  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到202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万美元,领先全国进入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行列。

  到2020年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15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2020年,单位GDP能耗将在2010年0.62吨标煤/万元的基础上,明显下降。

  城市性质

  国际城市、生态城市、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往中心

  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将广州城市性质定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中心之一,我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报告提出,2010-2020年,广州的城市性质进一步定位为:国际城市、中国南方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生态城市。

  空间发展战略

  “优化”与“提升”

  “优化”战略:

  保护名城、功能升级——优化城市职能

  重点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有序利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展现“岭南古郡”风貌。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贸金融区、会展商务区、商业服务区、文教体育区。针对市民生活中需求的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完善和提升市、区、社区各级配套服务设施网络及功能。

  充实新城、完善结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到2010年,新城建设初具规模:

  中部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琶洲地区初步完成中心城区公共服务功能的疏解和城市新中心区功能的建立;

  南部大学城小谷围岛及南岸地区、广州新城、南沙中心区等主要节点规模逐渐扩大;

  北部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从化温泉地区发展迅速;

  东部以萝岗区为依托,沿黄埔-增城-东莞方向拓展的发展带形成;

  西部与广州周边城市联动协调,金沙洲居住新城、钟村-大石新城建设基本完成。

  到2020年,重点将由新城拓展转向新区配套建设的完善。

  更新旧城、建设社区——优化城市生活空间

  重点是改造旧城、构建和谐社区。在旧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之配套的是要改善旧城环境、优化交通、升级市政、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同时把改造与保护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结合起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在2010年前完成危破房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加强新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居委会、活动中心、学校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并通过金沙洲新社区建设的试点,探索新的社区管理模式。

  “提升”战略:

  城市规划年会在锦汉展览中心办展,卫星图片成展示主体。(来源:广州日报 杨勤 摄)

  协调区域、统筹城乡——提升城市地位和影响力

  协调区域将落实《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规划》,与周边城市尤其是与佛山、东莞等城市协调,加强协调区域内城镇产业发展、职能分工、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绿地系统等问题。加强珠三角机场、港口的联系与协作,与广西、湖南、江西等泛珠地区跨省道路的连接,以及珠三角内部城际轨道、公路的建设管理协作,实现粤港澳交通一体化。

  统筹城乡将促进以都会区为中心,各级城镇辐射范围合理、空间分布均衡的市域城乡布局结构。

  畅顺交通、完善市政——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继续完善以机场、港口、铁路为龙头,以公路为基础的现代化对外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强化广州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物流、客流中心的地位;完善“双快体系”(快速轨道交通、高快速路交通)、“双化体系”(

公共交通一体化、区域交通一体化)的交通发展战略,优化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支线、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

  (编辑:李旭波)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