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运市场国企恶性竞争 等于每天白扔一宝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08:16 中国消费网 | |||||||||
《焦点访谈》2006年9月21日播出节目《海运惊现“负运价”》,以下为节目内容: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我们都熟悉一个相声——《卖布头》,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竞争叫卖到了激烈的时候,去5毛让5毛,恨不能让人把布白拿走,赔本赚吆喝也在所不惜。我们都会觉得这是经
解说: 上海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海运港口,从这儿通往日本的航线成为国际海运市场竞争的主战场之一。现在有8大航运公司在这条航线上展开了激烈竞争,竞争的主要手段就是竞相压价,看谁比谁低。按说压价的底线大概就是零运费了吧,也就是白运,但令人目瞪口呆的是,零运费早在3年前就被突破了,现在是负运费,就是给你运货到日本不要钱,还倒给你钱。 记者:到了今年七八月份的时候,负报价的极限到了什么样子? 张萍 山东烟台国际海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负210(美元)。 记者:小箱子? 张萍:小箱子负210(美元)。 记者:大箱呢? 张萍:大箱负420(美元)。 解说: 运一个集装箱倒给几百美元,大轮船天天开,那轮船公司得赔多少钱呀?我们听听轮船公司的一个粗算。 张萍:如果负200块钱,我们原来算过,(每周)3800箱的话,(赔)76万美金。 记者:一周赔76万美金? 张萍:是吧,是这样的吧。 记者:我听到在上海的海运有个非常形象的说法,说船运公司现在每天把一辆别克车往海里推。 张萍:哪止。 记者:都不止? 张萍:别克车多少万,30万,一个月才多少万。 记者:一天推一辆都不止? 张萍: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当市场刚开始出现负运价的时候,当时我就在那儿想,这一天一开始说一天要推辆桑塔纳,然后后来说,一天推一辆奥迪,现在我都不敢想是什么东西了。我都觉得如果是(一周)76万美金的话,一天意味着10万美金。 记者:这得是什么车? 张萍:11万美金是什么车? 记者:一辆宝马。 解说: 即便如此,也没有一家公司退出这场竞争。那么,这样的怪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业内人士介绍,首先是由于进入日本航线的门槛降低,过去的审批制变成了备案制,几年前,运费又出现过1000美元以上的高运价,于是大家一拥而上,几年内运力极度扩张。 姚莉 上海市锦江航运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几年你说锦江的运力增加多少,是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当然2000年舱位利用率也很低的,他们(其它公司)不是一倍的问题,是四五倍呀,可能五六倍。 任成芳 上海市锦江航运有限公司经营业务部经理: 为什么会出现负运价,就是可能运力的舱位增加,大大超过了运量的增加,运力过剩等于是。 解说: 运力大增,而货物没有那么多,过度竞争就开始出现了。 张萍:也曾经出现过负150(美元)的价钱,当时我们公司是没有跟的,我们公司一直做负70(美元)的价钱,但是我们坚持了两个周之后,我们等于说每一班船上都会一周比一周少100个T(集装箱),每一班船上少100个T(集装箱),这个压力就很大了。 解说: 竞争中,价格很快就降到了保本线以下,但大家却没有止住,追求的是希望自己的比别人价格低一点儿,好把别人的货挖过来一点儿。 郑斌 上海海华轮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彼此之间还有这样的感觉,可能我多拿到一箱,你们就会少一箱,那么事实上,你在这个市场上支撑的情况可能就会短一天或者是短一周。 姚莉:老想着,今天签好合同了,我今天使一招,你们都不行,我明天(装)满了,哪怕赢一个航次也好,为什么要有这种心态呢? 解说: 俱败俱伤的结果开始让各家公司的头脑清醒了一点儿,开始尝试着坐在一起协调,以阻止恶性竞争。去年夏天,由船东协会牵头,召开了各公司的协调会,几经反复终于达成了协议,上调运价,为了防止有人偷着降价,还收了35万保证金。 张萍:你如果不调的话,什么情况下罚多少钱。 记者:这个很有操作性的? 张萍:对。 记者:可操作性这么强的协调,最后奏效了没有? 张萍:这个是比较遗憾。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 张萍:船价涨价好像只涨了半个周。 记者:三天? 张萍:对,涨了三天的运价。 任成芳:很多船公司不是很守信用,台上谈一套,地下又做一套。 记者:既然船东协会给你们组成松散组织,有了大家一些认可的协定,那么在这里面,是不是如果是检查的话,可以检查他跟客户签订的运输协议,这个经济合同是要有效的,上面要有运价,怎么做手脚? 任成芳:那我可以另外的手段,您先付给我300(美元),到时候我年底退给你不就行了。 记者:还有这种操作呢? 任成芳:那里面五花八门。 记者:电询特价,可确认特价。 任成芳:可确认特价,确认特价。 记者:也就是说这些报的实际并不是真正执行的价格。 任成芳:然后您来了以后,再确认。 记者:实际等到真正提供出来的,你们业内搁到桌子上这一份基本上都是假的? 任成芳:都是假的。 记者:真正有效的是这句话? 任成芳:对,还有确认。 记者:电话确认。 (编辑:谭捷) 文章来源:中央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