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供热改革期待市场和公益双赢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 12:49 大众网-大众日报
备受关注的我国城镇供热收费制度今年将出现“大的变化”。新华社记者7日从建设部获悉,热费补贴由“暗补”变“明补”的改革将在今年冬季全面推开。根据有关规划,各地要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热费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谁用热、谁交费”的机制,实现供热的商品化、货币化。(9月8日《大众日报》) 城镇供热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把目前政府和单位对采暖的“暗补”改为“明补”,交给供热公司,由供热公司为每个用户建立一个账户,根据实际用热量收费,节约部分返还。目标明确,就是试图通过取消福利供热的方式,辅之以按用热量分户计量的技术手段,最终实现用市场之手来解决供热问题并实现节能环保等社会综合效益。 在住房制度和就业制度日益市场化的今天,让供暖和取暖行为也走向市场,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但改革能否令连年亏损的供热企业脱离苦海,能否实际减轻老百姓的采暖负担,尚存疑问。诸多复杂的问题,绝非“市场化”就能解决。人们的担心并非可有可无———“两年内实现供热商品化货币化”的改革,会不会导致取暖难、取暖贵,让相当一部分人用不起暖?挨冻会不会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另外,在供热市场上想引进真正的竞争可能吗? 要让供暖取暖成为市场化的买卖行为,在技术上就必须实行分户供暖和分户计量,涉及到房屋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供热设备的完善等多个问题,需要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标准来配合。如果配套政策没有跟上,“热”的市场化与落后的供热系统之间的矛盾势必成为供热体制改革的障碍。在推进供热体制改革过程中,加强供热市场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真正引入竞争机制,允许非公有资本等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参与热源厂、供热管网的投资、建设、改造和经营则更为重要。因为,在垄断状态下,由于信息不对称,供热成本的确定其实相当困难,垄断企业总是会千方百计要求提高供暖收费标准,而不会有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除了诸多技术上的难点,最大的困难还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弱势群体的问题如何解决。福利性的供热体制要改,但不等于市场经济不管百姓的福利。恰恰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居民的福利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毕竟,对于所有北方城市的居民来说,冬季采暖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供热改革还必须体现社会福利和公益性质,应该让更多的人用得起清洁、安全的热能,充分实现社会公平。 显见,供热收费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场化”只是解决问题的开始。要真正实现节约资源、提升社会福利和改善社会公平的多重目标,还需要建设完善一系列配套制度。我们期待着,这项改革能很好地平衡市场竞争与社会公益的关系,成为既符合市场规律,又有利于改善民生的成功之举。若此,其意义将远在供热之外。 责任编辑:张玉珂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