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绿色GDP报告:北京GDP“绿色”排名靠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14:14 中国消费网

  在昨天公布的绿色GDP报告中,虽然没有公布各省、市、自治区的具体数据和排名。但据了解,北京无论是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比例,还是环境污染所要扣减的绿色GDP比例,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核算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靠前。

  据介绍,原有GDP需要扣除的虚拟治理成本方面,全国的平均数值为1.8%,共有21个省市高于这个标准,而北京则是10个低于这个标准的省、市、自治区之一。

  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方面,全国的数字是占GDP的3.05%,有14个省市高出这个标准,北京则低于该标准,依然排名靠前。

  统计数据表明,北京2004年环境保护投资达到1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3%。

  曾有人担心地方政府对核算结果和排序存在异议,这就很说明问题。

  最大的挑战一是配套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核算结果发布制度和核算监督管理制度能否很好地建立起来。

  统计数据不准确、核算结果必然遭到质疑,发布和监督存在漏洞,考核效果必然不理想,指标就流于形式。

   ■专家解读

   专家解释北京绿色GDP排名何以靠前

   “北京污染的感觉被放大了”

  一般市民看来,北京的空气污染以及水资源问题都比较突出,而且北京是资源依赖型城市,北京绿色GDP的数据准确吗?排序的意义何在?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绿色GDP核算标准研究项目组专家、中国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

  据王金南介绍,GDP扣减比例越低,GDP的绿色成分自然就高一些。北京作为国家10个绿色GDP试点省市之一,自己也在计算绿色GDP虚拟治理成本。目前北京自己的数字已经计算出来,结果和这次公布的基本差不多。

  至于北京的GDP环境污染扣除量为什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王金南认为,这就是人们感觉的问题。感觉的东西和核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首先,毕竟北京人口少,1000多万;第二,感觉北京空气污染重,但要和山西比,和河北的一些地方比,就不那么严重。此外,北京是首都,是国际化都市,王金南认为这使得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感觉有些放大。

  “应该说北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保还是做得不错的,就拿水(资源治理)方面来说,北京投入的成本就是比其他地区高”。王金南表示,因为试点省市的参数比较细,核算也还没结束,加上排名和经济总量也有关系,所以现在还没法下“北京是不是全国最好”的结论。但是,王金南认为排序是有意义,由各个地方来看更有意义。“哪些地区环境治理成本高就能看出来了。”王金南说,北京方面和国家项目组一直相互交流,为国家项目组提供了很大帮助,包括很多具体的参数。目前,北京自己的环境退化成本也正在算,国家项目组也要求北京在今年年底前算出来。

   ■ 访谈

   “绿色GDP就是要扭转政绩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接受本报专访称,建立绿色GDP体系难在克服官员固化利益结构

  经过两年多努力,中国首个绿色GDP核算报告终于出台了。作为绿色GDP核算领导小组组长之一,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非常兴奋,笑称一时激动穿上了西服。本报记者就绿色GDP独家专访了潘岳。

   传统GDP

   污染也成经济增长点

  

新京报:为什么中国要克服种种困难,算出绿色GDP?

  潘岳(以下简称潘):绿色GDP是一种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把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因素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GDP年均增长9.5%,但利用单一GDP来衡量经济发展,负面效应很显著。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的GDP增长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实现的。

  新京报: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吗?比如领导干部的政绩观。

  潘:以往GDP核算体系是以市场化的产出来衡量经济发展的。在这样一个体系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是“免费商品”,其耗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不但不会减少GDP,治理污染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反而计入GDP,污染也成为了GDP增长点,这就给决策者提供了错误信息,使决策者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来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

  因此,单纯用GDP来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必然有失偏颇。

科学发展观不能流于一句口号,要想扭转地方干部的政绩观,就必须有一套坚实的制度去支撑,绿色GDP就是这种制度之一。

  新京报:也就是说,能扭转政绩观?

  潘:如果起不到作用,当初我们就不搞了。曾有人担心地方政府对核算结果和排序存在异议,甚至有的地方已要求不要公布核算结果,这就很说明问题。有所顾忌,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

  我相信通过发布这样的年度核算报告,必定会成为各地综合业绩的评价指标,必定会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顾及到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不论他们是主动顾忌,还是被动顾忌,只要有所顾忌就好,而且,我相信随着工作的持续开展,他们的观念会从被动顾忌转向主动顾忌,从主动顾忌到主动选择,从而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编辑:王彦艳)

文章来源:新京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