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中国极端天气频频发作 与全球变暖有关可能加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6:54 中国消费网

  编者按:新疆进京列车遭沙尘暴侵袭的累累伤痕还未从记忆中褪去,“碧利斯”、“桑美”等台风带来的伤亡又使人心痛不已。今年我国自然灾害偏多偏重,台风、暴雨、洪水、高温、干旱,种种极端气候现象使工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群众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有其客观规律,认清这些规律才能趋利避害。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专家、学者,对极端天气进行深入解析,以帮助公众理性地认识复杂的自然现象,科学地
防灾减灾。

  最近,浙江、福建遭遇超强台风“桑美”带来的大风和暴雨袭击;与此同时,四川、重庆的人们却在经受着连续50余天严重高温和干旱的煎熬……极端气象事件为何频繁发生,今后会越来越多吗?我们应该怎样有效防范气象等自然灾害,减轻灾害的影响?

  台风:“桑美”强度百年一遇

  台风登陆偏早、偏多、灾害偏重,已造成超过1500人死亡或失踪

  今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但它却给几百个家庭造成了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8月10日,“桑美”登陆浙江省苍南县,它强度强、风速大、移速快、雨势急、降雨量大,给浙江、福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死亡人数已经达到411人,另有85人失踪。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端义宏告诉记者,最新统计分析表明,“桑美”不仅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而且属于百年一遇,比去年登陆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还要略强。

  我国“风云—1D”气象卫星监测到的“桑美”图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而圆的台风眼,这说明该台风特别强。“桑美”生命史中中心最低气压曾达915百帕,且一直维持到离海岸线80公里左右距离。“桑美”登陆时仍为超强台风,近中心最大风力17级(风速60米/秒),中心气压920百帕,是1949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1949年以前没有完整的气象资料)。

  端义宏说,据统计,1949年—2005年,登陆我国(包括登陆我国台湾省)的热带气旋共计686次。从风速累积频率分布表上可以看出,小于等于56米/秒风速的累积频率已经达到99.85%,“桑美”出现的概率是百年一遇。

  “桑美”登陆时的强度,比去年登陆美国的强飓风“卡特里娜”还要略强。2005年8月29日晨,“卡特里娜”登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重创美国南部地区,造成1833人死亡、财产损失约810多亿美元。“卡特里娜”登陆时近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57米/秒,而“桑美”登陆时的强度是60米/秒,比它强3米/秒。它们的中心气压均为920百帕。

  “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呈现偏早、偏多、灾害偏重的特点。”端义宏说。

  5月18日,2006年第1号台风“珍珠”在广东省登陆,登陆时间比初台平均登陆时间提早了40多天。截至8月21日,今年已有6个热带风暴或台风登陆我国,接近常年登陆数(6—7个),明显多于常年同期的登陆数。

  登陆台风造成的灾害偏重。目前,造成的死亡及失踪人数已经超过1500人,远远超过1988年—2004年平均每年死亡440人。其中尤其以“碧利斯”最严重,“碧利斯”造成800多人死亡或失踪,经济损失近350亿元,是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为严重的台风,也是自1998年大洪水以来,人员伤亡最为严重的一次特大灾害。

   干旱:渝、川出现57年最严重干旱

  全国15个省(区、市)遭受伏旱,1803万人临时饮水困难

  在台风和洪水肆虐的同时,最近,重庆和四川等不少地方却被大范围的高温和干旱困扰。重庆市大部和四川省东部持续高温少雨,局部地区遭受了50年一遇的干旱。尽管重庆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但这样天气还是非常罕见。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说,监测数据显示,6月1日至8月14日,四川、重庆的平均降水量仅有287.1毫米,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较常年同期偏少139.4毫米。特别是7月10日以来,重庆、川东等地遭受罕见的持续高温热浪袭击,高温强度及持续时间,创许多地方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极值。高温少雨导致部分地区土壤失墒快,继严重的春、夏旱之后,再次出现严重的伏旱。重庆、四川今年干旱具有露头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危害重的特点,两地干旱严重程度为1949年以来之最,旱期最长的地区已达50余天。8月16日,重庆市的最高气温达到44.5摄氏度,创53年来的新高。

  干旱使得旱区地下水位下降,塘堰干涸,长江重庆段的水位创下了同期最低值。许多地方供水量严重不足,只好组织车辆运水;由于水井干枯,部分高山村要到数公里以外去找水。重庆和四川共有1100多万人饮水困难。

  据水利部统计,截至8月17日,全国有15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伏旱,作物受旱面积1.3亿亩,有1803万人、1741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诊断: 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

  台风与四川、重庆大旱直接成因不同,但在特定的环流背景下二者又有一定联系;四川、重庆干旱与三峡工程无关

  “最近的天气到底怎么了?”“一边是台风大雨,一边是高温干旱。二者有没有联系?”在人们感到纳闷的同时,气象专家们也在仔细分析。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有一大批专家在反复计算、诊断分析气候异常的原因。”董文杰说。在国家气候中心,设有专门的“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

  董文杰认为,近期影响我国的台风和四川、重庆大旱的出现,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关系密切。这两者的直接成因是不同的,但在特定的环流背景之下二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从今年大的环流背景来看,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控制范围大;8月以来,南亚高压也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强、位置偏东,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之间具有“相向而行”的联系特征,由于南亚高压的偏强偏东,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向我国大陆内部西伸;由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其西端控制了川东、重庆等地,受台风登陆后减弱的低气压影响,伸入我国大陆的副热带高压在我国东部被切断,但在川东、重庆等地仍为副热带高压单体控制。在以上几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川东、重庆较长时间连续为高压控制,造成了上述地区持续高温和干旱的发生。

  (编辑:王彦艳)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