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治理沽源“三河源” 建设京津“后花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 10:07 中国消费网

  治理沽源“三河源” 建设京津“后花园”2006年6月中旬,北京自驾车50多人来到白河源。2006年 7月初,北京市水利局局长焦志忠带队考察沽源县的水资源利用情况。2006年8 月11 日,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柴晓钟率队来到沽源,对“三河源”整治进行专项调研。今年,到白河源、黑河源“寻根问祖”、饮水思源的北京市民人数达5500人。今年以来,到沽源采访白河、黑河和滦河源头的新闻媒体有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等70多家。这些数字和事例正说明了沽源县作为白河、黑河和滦河的源头,作为京津重要的水源地,已越来越
引起北京和天津人民及全社会的关注,正成为专家学者、记者及其下游人民关注的热点。河北省沽源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一部分。全县总面积3654平方公里(548万亩),总人口23.1万。县城所在地距北京市最近线路26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600公里。千百年来,白河、黑河、滦河源作为沽源的母亲河,奔流不息、滔滔不绝、义无反顾地流向京津,成为京津人民的主要水源,同时也养育着一代代淳朴善良、勤劳朴实的沽源人民,“三河源”之水把沽源人民和京津人民紧紧牵在一起。白河,古称沽河,沽源县名取意于沽河之源。该河发源于小厂镇棠梨沟,其源头由九眼山泉聚汇,故又称九龙泉,俗称“救龙泉”。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清澈甘润的泉水经久不息地从山涧潺潺流出,聚为一泓,奔流南下,入京后汇入潮白河,成为首都北京的重要水源地之一。白河在沽源县境内长58公里,河床宽50—80米,基流量0.5立方米/秒,最大洪水量721立方米/秒。2004年,我县在九龙泉眼制作了九条汉白玉龙头,清澈的泉水从九条龙嘴源源不断地流出,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九龙泉,每年都有数千北京客人到此“寻根问祖”、“饮水思源”。黑河发源于沽源县丰元店老掌沟,县境内河道14公里。基流量0.3立方米/秒,由北向南途经赤城县境与白河汇聚,流经北京,汇入潮白河,注入密云水库。白河和黑河在沽源县总流域面积389平方公里,年出境水量3560万立方米,成为北京重要水源地,白河、黑河之水有效缓解了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为构建人水和谐社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黑河源头地处坝缘山地,林草植被异常茂盛,6万多亩原始次生林郁郁葱葱、层峦叠嶂;林间泉水叮咚,溪流潺潺;树下草长莺飞,百花争艳;林中有豹子、野猪、狍子、山鸡等数十种动物出没其间;山中蕨菜、黄花、榛子、蘑菇等土特产随处可见,野生植物1300多种,花卉200多种,可以说是距北京最近的天然植物园和野生花卉园。滦河的源头有两个分支,一支在丰宁县境内,一支在沽源县境内,沽源县境内的支流叫闪电河。闪电河由南向北流入闪电河水库,再向北流至大梁底村和沙井子河汇流,在塞北管理区出沽源县境,成为天津市水源供给地之一。境内河道总长54公里,滦河流域面积10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7.8%。滦河源蜿蜒曲折,千折百洄,像一条游龙在沽源大地静静地流淌着,年出境水量5000万立方米,河道纵坡平缓,河床宽30—180米,深0.2-2米。河滩内水草茂盛,鱼类众多,特别是高背鲫鱼,已被农业部定为名优特产。滦河流域在沽源县境内历史上曾是北魏御夷镇、辽、金、元数代帝王的屯兵和避暑圣地。古诗曾有“十万蕃骑饮滦河,莽莽草海虎鹿藏”之句。目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梳妆楼元墓、小宏城遗址古迹犹存,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沽源县地处北京的上风头、水源地。近年来,沽源县按照“把风沙阻在沽源,把清风净水送到京津”的思路,在“三河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23万人民掀起了一场场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生态治理大会战,陆续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十一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一退双还”、“三北”防护林等六大生态工程,新世纪以来共完成工程造林及封山育林14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86万亩,绿化了120座荒山,200多条沟壑,改良盐碱地、风蚀沙地20多万亩,堵住大风口20多处,形成了多树种、乔灌草、网带片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构成了“南北两条带,中间一片网”的林业格局,森林覆盖率达到22%,构筑起一道道保护京津的绿色生态屏障,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京津上游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县仅仅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0平方公里,治理面积仅占总流失面积(970平方公里)的23%。拦泥沉沙、增加植被、涵养水源、增加径流量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保证北京、天津居民用上高质量、高标准的放心水和安全水依旧任重而道远!沽源县一届届县委、政府除全力实施了国家级六大生态工程外,还专门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些生态治理新举措,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声音喊到底,全力加强生态建设,为源头治理不惜牺牲自身利益,为下游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在白河源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退农还牧、退菜还草”工程,今年退菜种草5000亩,成活率达95%以上,使昔日肥沃耕地变成了绿油油的湿地,起到了涵养水源的良好作用。据介绍,种一亩菜年需水量达700立方米,沽源县计划三年内在白河源退菜种草2万亩,年可为下游节水1500万立方米,这对缓解北京人水矛盾大有裨益。而对当地村民来说,每亩菜地最低的损失平均为1000元,2万亩蔬菜的损失每年就达2000万元以上。二是在保护水源方面,沽源县明确规定,县域内坚决不上需水量大的项目,不上有污染水源的项目,在“三河”的源头附近禁止开办有污染的任何企业,据统计,近年来,沽源县共在“三河源”头关闭了六家有污染的私营企业,关闭了20多家有污染或可能造成污染的乡村企业,有效保证了水源地水源的纯洁性。三是沽源县在河北省率先实施了禁牧措施,并推行了舍饲养殖,同时推广秸秆青贮、微贮技术,不仅有效恢复了草场植被,而且趟出以一条科学养殖的新路,一改过去牲畜一年一季出栏为四季出栏,养殖户效益与日俱增。通过对“三河源”综合治理,当地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水清、草绿、山秀,显示出独特的旅游资源。沽源有山、有水、有森林、有草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全县平均海拔1536米,最高海拔2332米。沽源境内有5座水库,12个淖泊,15条内陆河,总水域面积6.1万亩。沽源县有距北京最近、保存最完整的大草原,总面积176万亩,其中湿地草原60万亩,在中国北部,其面积之大、保存之完好,屈指可数。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县内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辽阔肥沃的千里绿色草原,有千曲百洄的清澈河流,有碧波荡漾的天然湖泊,有浩瀚苍茫的原始林海,有如诗如画的田野风光。在7、8月份,沽源平均气温只有17.9℃,而京、津、石等地却是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沽源便成了京津石游客消闲度假、避暑观光的天然乐园。近年来,沽源县从发展大旅游的角度出发,把建成中国北方欧洲风情园和京津“后花园”作为全县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精心打造坝上草原品牌,充分挖掘辽、金、元等历史文化,牧歌野炊等草原风光的潜力和底蕴,认真做好“蓝天、白云、绿地、清水”八字文章,全力打造坝上夏季爽天下的优势品牌,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近几年,全县建成了沽水福源、塞外庄园、金莲山庄等十多个风格各异的度假村,每年吸引大约20多万北京市民到此旅游度假,避暑观光,尽享回归自然的乐趣。沽源县是农业大县,全县宜耕土地138万亩,主要种植错季无公害蔬菜、马铃薯、亚麻、杂豆、油菜、燕麦等品种,由于沽源属北方长日照区,昼夜温差大,生产的农产品营养价值高,且无污染、无公害,被称为“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的绿色食品”。特别是沽源的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万亩,种植呈现规模化、高效化、精特化、标准化发展态势,“金莲川”牌品牌蔬菜以无污染、品质好、耐运输等诸多优特点受到了海内外菜商的青睐,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部分销往日本、新加坡和韩国。今年,沽源被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2008年奥运会蔬菜专供基地县。 沽源县的交通事业已呈现出相对和绝对优势,在5年时间内,累计投资5亿元,新、改建等级公路376.4公里,新建通村水泥路143.6公里,修建沙石路110公里,全县公路建设总里程达630多公里,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构建起纵横交错的交通网。国道207线、省道半虎线、张沽线、宝平线横贯其中,正在建设的张承、张石高速公路,穿越沽源71公里。即将建设的桑张铁路,也从县境东南部穿过,在空间和时间上,沽源将缩短与京津的距离。灵山秀水风光无限,避暑胜地喜迎佳宾!沽源“三河源”,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竭诚欢迎京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带着项目,带着技术,带着资金,多来沽源,多宣传沽源,把沽源的“三河源”品牌宣传出去,让京津人民了解沽源,让全国人民了解沽源,让全世界人民了解沽源;让更多的人认识沽源、投资沽源、建设沽源! (编辑:李旭波)

文章来源:中国消费网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