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压榨油真的更健康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15:59 兰州日报

  作者:张清源

  食用植物油行业一向是两种生产工艺并存:压榨和浸出。它们之间只存在取油方式的不同,并没有取油质量上的任何差别。然而,出于商业利益博弈的需要,本来是传统和现代两种不同工艺的区别,却被包装成健康和有害的分水岭。既“人民大会堂专用油”事件后,食用油“压榨门”事件再次凸现行业信任危机。

  “压榨门”事件起源

  2006年5月26日,桂林市象山食品批发城内经营食用油的张某,为推销其经销的品牌,贴出一张小广告称:“本店出售的食用油是用机械生产的压榨油,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最健康、最安全;浸出油是用化学方法提炼的,有化学溶剂残留,不安全。”此广告立即引起同一批发城内另外两个食用油经营者的反感,认为这个广告对他们销售的食用油构成了诋毁和损害,他们向工商部门投诉要求张某立即撤下广告并公开赔礼道歉。

  桂林市工商人员立即作出了反应。为准确处理,他们分别向全国粮油标准委员会、技术质量监督局了解情况。根据专家“压榨法和浸出法只是两种不同的油脂制取工艺,国家食用油标准对这两种工艺都予允许使用,要求标明生产方式主要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根据各自的喜好进行选择”的意见,桂林市工商局作出了“张某在宣传其经销的食品油时贬低他人的产品,不仅严重误导了消费者,也扰乱危害了食用油市场秩序,属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理意见,责成张某立即撤消那张广告,并向投诉方赔礼道歉。

  然而,一场波及整个食用油行业的“压榨门”事件远不是一场商户之争这么简单,记者在调查中得知,桂林商户张某的那张小广告不过是某品牌近期宣传口号的落地行为。“压榨油才是健康油”、“压榨油与浸出油截然不同,全过程无需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绿色、无污染”以及“浸出油生产过程中频繁使用化学物,质量远不及压榨油”等宣传论调早已在某品牌的广告中铺天盖地,商场、超市乃至于报纸上的类似广告已经在消费者中间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舆论误导。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对于“压榨油比浸出油更健康”的伪命题,多数消费者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谁导演了“压榨门”事件

  属于快速消费品的食用油健康问题,一直是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重点。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多项国家食用植物油新标准起草工作的高级工程师薛雅琳对记者坦言:“压榨法和浸出法只是两种不同的油脂制取工艺,无论是浸出油还是压榨油,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脂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就都是安全的食用油。”

  从工业角度上来说,两种不同的油脂质取工艺主要区别是:压榨法利用施加物理压力把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来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现在的压榨法已经是工业化的作业。相对于压榨法这种非常古老的生产方法,浸出法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溶剂,利用油脂与所选定溶剂的互溶性质,通过溶剂与处理过的固体油料中的油脂接触而将其萃取溶解出来,并用严格的工艺脱除油脂中的溶剂。与压榨法相比,浸出法制油粕中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生产条件良好;油料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薛雅琳告诉记者,我国植物油料种类繁多,不同油料的化学成分、含量、物理性状有差别。压榨法和浸出法这两种油脂制取工艺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原料。

  那么,究竟是谁利用消费者对油脂榨取工艺的不了解大肆宣传,掀起了“压榨油优于浸出油”的荒唐论调呢?一位食用油经销商对记者道出了原委:自从“压榨门”事件爆发后,浸出油经营者的顾客流失率非常严重,类似于桂林象山的商户纠纷事件早已不止一起。根据古罗马“这件事到底对谁有利”的原则,“压榨门”事件的始作俑者一望便知。但是,对于这场行业闹剧,有关部门却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向消费者阐明真相祛除舆论误导的影响”,对于混淆视听的某品牌广告却始终未能叫停。

  “压榨门”突显行业诚信危机

  一场利用消费者对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而策划的弥天大谎,为什么能够肆无忌惮的大行其道而得不到任何实质性惩罚呢?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说,相对于那些小作坊生产的劣质食用油,对于市场上某品牌这种虚假性广告的治理难度更大,行业标准的不够让国家监管部门往往有苦难言。例如几年前喧嚣尘上的“人民大会堂专用油”事件,有关部门早就证明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炒作,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人民大会堂专用油”,但某品牌的广告却公然将谎言继续到现在。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行业的相关标准又往往不能及时到位,而身为快速消费品的食品行业又直接牵涉到健康安全的敏感话题。因此,很多企业往往通过借助不正当竞争手段,鼓吹并无科学依据的食品理念,以便迅速击败对手。例如最近火爆一时的“油炸方便面致癌风波”的始作俑者就利用这种营销手段迅速占领了方便面市场一角江山,与“压榨门”事件一样成为这种企业不正当竞争现象的真实反映。

  国家工商总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行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中,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消费者。商家的欺诈宣传除了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它让消费者丧失了知情权,使得市场秩序混乱,直接影响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因此,正本清源、澄清误导消费者的言论,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化就成为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当务之急。由此看来,既中国营养学会和食品科技学会上周联合为油炸方便面正名之后,这场在食用油中掺杂了口水的“压榨门”事件也将很快云开见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