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电视成大卖场 看电视广告如何忽悠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10:07 中国消费网

  这些年来,电视荧屏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已经沦为一个电视购物大卖场,种种“功效神奇”、“能彻底改变身材甚至改变生活”的化妆品、保健品或日用品等占据了电视频道。与这种繁荣景象相对应的是,有关电视购物的各种消费投诉也位于消协的黑名单前列。虽然经过市场的洗礼冲刷,这些年来消费者已经日渐成熟与理性,可不良商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仍让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

  近日国家终于要对乱象纷争的电视购物动手了,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决定自今年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此外,不得在健康讲座等节目中宣传治愈率、有效率;不得播出专家、医生与患者、家属现场交流、热线沟通的内容;不得出现被介绍医疗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这些规定可谓号准了电视购物的“脉”,不过在管理部门这只“看得见的手”发威的背后,我们免不了要担心市场中的真正主体——“消费者”的理性有没有被唤醒呢?尽快使消费者理性觉醒,是传媒乃至社会的当务之急。

  以电视购物为例,我们先来看看,消费者理性是如何被它所“忽悠”的。

   忽悠法之一:以“眼见为实”的感官刺激误导消费者。电视购物在长达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广告时间中反复出现同一个产品,同时让一些青春靓丽的美女帅哥用他们夸张的肢体和语言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从未感受过的激情,再配之以强劲音乐与快节奏的解说,使观众产生购买冲动,其实,电视上“看”到的也是“虚”,其与真实的产品在品质与性能上,有着很大区别。

  忽悠法之二:以“消托”欺骗消费者。在你对推销产品将信将疑之时,若干位亲切可爱的大爷、大妈或邻居家的孩子一定会突然杀将出来,语重心长、推心置腹地表白着自己购买了该产品之后的快乐体验,于是,这些与你同样是“消费人群”的真心表白就不能不让你怦然心动了。

  

  忽悠法之三:以“名人”蛊惑消费者。如果你这个“聪明的消费者”还不为产品所动,那么是时候该名人出场了。在常人看来,名人不说是“德高望重、德艺双馨”,起码也要注重自己的名声,总不至于骗人吧,于是我们的那点顾虑终于在名人的忽悠面前被彻底击破,瓦解得一干二净。

  

  忽悠法之四:以“低价”欺骗消费者。消费者一般喜欢“货比三家”,可电视购物广告中的产品一般都属专卖性质,不仅市场中没有,其他电视广告里也没有,如何比价呢?话语权始终掌握在广告商手上。其实,虽然市场中看不到这个产品,但却有很多可以取代它的质优价廉的商品,商家再次把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作为了赚钱的法宝。

  我们企盼一个理性与成熟的市场,但要明白的是,这种理性首先体现在“买方”——消费者而非“卖方”——生产者与销售者身上。买的没有卖的精,我们不可能要求受利益驱使并主导着产、销权利的厂商们主动放弃暴利,相反的是,正是消费者的不成熟使他们可以不需要支付太高成本就可以获得暴利,这种“好事”使他们不惜动用最先进的媒体、手段,通过把玩消费者心理而降低其理性判断的能力。电视购物看似直观先进,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新的麻痹手段而已。所以,只有消费者更加成熟,才能使无良厂商们无机可乘。正如国家也不是万能的一样,假如行政干预缺位、错位、迟滞,甚至失灵了呢?我们是不是还要陷入到厂商为我们打造的一个个陷阱中而难以自拔?求人不如求己,毕竟,掏钱为这些“忽悠产品”埋单的,不是国家的哪个部门,而是消费者自己。

  (编辑:李卫芹)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